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疫情反弹后,北京的100小时

2020年06月18日 00:00  点击:[]

孙春兰:疫情与新发地市场高度关联,扩散风险很高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14日召开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会议。孙春兰强调,此次聚集性疫情与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高度关联,市场人员密集、流动性大,疫情扩散的风险很高,要采取坚决果断措施,切实防止疫情扩散蔓延。以新发地及周边地区为重点实施最严格的流调,开展深入全面的溯源工作,更加主动发现并控制感染源头。支持北京市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对重点区域、重点人群检测全覆盖,逐步扩大检测范围,及时发现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由于对新冠病毒变异、传播规律等还没有完全掌握,境外疫情仍在蔓延,常态化下防控任务仍然艰巨繁重。

曾光:没必要进行全民核酸检测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前首席科学家曾光表示,第二波疫情到现在为止没有定量的概念,只是定性的概念。第二波疫情的到来跟我们防控有很大的关系,像未来确诊人数增高几天,然后被控制住了,这是顿挫型第二波疫情,这种可能性很大。而且北京不会成为第二个武汉,病毒传播全国很多城市甚至需要封城。

同时曾光强调,没必要进行全民核酸检测,但需进一步扩大排查范围,例如新发地社区直营店以及其他相关联的小区、饭店、食堂等场所,都要开展人员、环境、食品等检测。

吴尊友:“可防可控”不是指零病例、零传播、零死亡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疫情在我国发生早,当时抗疫的经验也少,之所以能够成功控制住疫情,是因为坚决彻底地把控制呼吸道传染病的方法百分之百地落实到位。

在当时我国疫情最严重的情况下,各省区市,包括北京,都能够成功控制疫情,没有造成疫情更大范围扩散。现在,再出现一些零星病例,我们有信心及时把疫情处理在萌芽当中,不会造成更大范围的扩散。哈尔滨、舒兰是这样,北京也会是这样。我们有信心。

对于“可防可控”这四个字,不同人在理解上或许会有所不同。“可防可控”不是说一个病例不出现,而是说即使出现病例了,能够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使疫情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新冠病毒是一种新的传染病,其传染性强,病人在出现症状几天之后才意识到被感染,当他们在医院接受诊断的时候,往往已经造成了一定范围的传播和扩散,所以控制起来异常困难。因此“可防可控”不是指零病例、零传播、零死亡,大家对这四个字也得有一个清晰、理性的认知。

医疗机构:加强发热门诊和院感防控管理

在6月14日举行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高小俊介绍,北京市在加强发热门诊和院感防控管理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严格发热门诊管理:要求全市各医疗机构特别是设发热门诊的79家医疗机构(含军队6家),对就诊的发热人员全部进行新冠病毒核酸和抗体检测以及CT和血常规检测(简称1+3检查),进一步加强相关流行病学史问询,特别是近14日内有无去过新发地等农贸市场等场所。

·加强院感防控:强化落实北京院感防控16条措施。特别要求各医疗机构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全员培训,严格落实国家和北京市医务人员防护指南,加强预检分诊点、发热门诊、留观区域等重点场所人员防护,最大限度降低医务人员感染风险。要求接诊过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医院迅速开展排查与消毒,全面排查与确诊病例有接触的医务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并做好接诊病区的消毒。

公众防控:提升自我防护意识,掌握科学方法很重要

在常态化防控机制下,必须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同时,公众也要提升自我防护的意识。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写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一书中,对公众如何做好个人防护进行了指导,并细化到家庭日常、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等场景。

· 公众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上一条:防控最前沿——新冠疫情防控 六大问题你要懂 下一条:警惕!近期发生多起针对大学生的网络诈骗案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