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勇攀高峰”团队于2023年6月入选全国大学生“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团,团队10名成员来自校园广播站、咏诵社,具有突出的音色优势、扎实的演讲功底、大方得体的表现能力,在校内开展国旗下主题演讲和团支部覆盖式宣讲时,就获得了学生的一致好评。团队成员在暑假期间,也将“两弹一星”精神宣传到家乡所在地,在宣传中传承,在学习中弘扬。

团队负责人刘洋子在黑龙江省绥化市西城社区红星苑小区,对退伍军人及其家属开展宣讲。刘洋子主要讲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现“两弹一星”的辉煌成就,挺起民族脊梁,铸就大国重器。这次宣讲听得退伍军人们热血沸腾,他们为伟大祖国的飞速发展感到骄傲和自豪,也为自己曾经热血的青春而感慨,他们激动地对宣讲员说:“加油啊孩子,你们生活在今天这样的好时候,一定要努力学习,用自己的力量去为国家、为人民做更多有意义的事。”

团队成员刘畅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荣旗查巴奇补习班面向小朋友开展宣传活动。讲解过程中,刘畅采用了图文结合的形式,重点讲述“两弹一星”科学家动人的事迹、“两弹一星”精神的形成历史,以及“两弹一星”精神的核心内涵。小朋友都聚精会神地聆听着,并积极参与互动,纷纷举起小手表达自己的想法,宣讲员对小朋友的问题也一一做出了解答。

团队成员袁慧敏在山东省高密市新华书店开展“两弹一星”精神宣讲活动。袁慧敏为书店的读者们讲述了“两弹一星”的研制者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怀着强烈的报国之志,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把个人志向与民族振兴联系在一起的动人故事。现场的听众感触很深,这样的场景、这样的故事,让人心潮澎湃。


团队成员刘蕊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郊区荷兰城养老院,面向老人进行了两次宣讲活动。刘蕊的第一次宣讲是向老人们讲解“两弹一星”知识,向老人们介绍“两弹一星”的元勋所获得的奖项、所做的贡献;第二次宣讲从“什么是两弹,什么是一星”展开来说,介绍了“两弹一星”的战略背景,以及成功的原因,展示了中国近几年,氢弹、原子弹等模型图片。老人们每一次都听得津津有味,也希望刘蕊能多来给他们讲讲这些动人的故事和国家核工业的发展。


团队成员刘泽燃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拜泉县夕阳红社区开展宣讲活动。刘泽燃为社区居民进行核科技普及,向年轻人介绍了中国核科技发展和核应用的普及领域,向中老年人展示核技术用于医学研究取得的成果、对日常生活的帮助,以及“核”在食品安全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让社区居民加深对“核”理解,让大家对“核”放心,放心用“核”。

团队成员马天娇、邓紫阳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卫东社区开展“两弹一星”精神宣讲活动。为社区工作人员介绍了“两弹一星”精神的形成历史,通过宣传手册展示了“两弹一星”的科学内涵,举国集中力量从事科技研发并创造奇迹的态度与过程,其组合元素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与“科学精神”“科技创新”等,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宣讲后,社区工作人员收获颇丰,尤其是袁隆平、邓稼先的事迹故事,更是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团队成员孙嘉宁在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涟水街道福居社区开展“两弹一星”精神宣讲活动。孙嘉宁邀请对核能源相关知识感兴趣的老人来参加活动,讲解“核力碳达峰,助力碳中和”这一专题。从了解碳中和内容开始挖掘方便的核能源背后为地球带来的负担是一个重大的全球性问题,从而延伸到各国一同制定解决方案的起始、过程及结果,再深入了解我国于碳中和问题做出来什么对策,各个领域做出什么成果。最后由大见小,回归到人们日常中应该如何低碳绿色环保健康生活,采取更低碳的生活方式为碳中和尽一份力。

团队成员赵雅童在安徽省宿州市泗县中城街新华书店开展“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参与的同学们与家长非常积极,纷纷参与讨论。为了让大家体验到“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员特意准备了很多介绍小视频,让大家对“两弹一星”精神有更多的了解。

团队成员况福涛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柏林四季小区开展群众性宣传。况福涛用生动形象的小故事为居民讲解关于“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普及相关知识,对这个内容感兴趣的居民也会和宣讲员展开互动探讨。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学校“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团的全体队员,用声音传递历史,用实际行动宣传其在新时代的丰富内涵,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巍峨精神的丰碑、永不磨灭的时代光芒、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让“两弹一星”精神永不变色,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