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在线教学活动的普及与深入,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参与度成为衡量一节“金课”的重要指标。如何打破屏幕的阻隔?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陈悦老师的《大学英语》课程采用游戏进课堂的方式取得了突出的效果。
1、结合内容,精心设计
为突出英语实用能力培养,结合教学内容,陈悦老师收集整理了近100个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游戏,每个游戏设计出详细的知识点和训练点,便于在教学活动中灵活地选用。她初步将学习内容纵向分为17个类别(具体按实际增加补充),横向分为词汇、句型(文法)、对话、歌谣、歌曲等。游戏内容涵盖了手工、识图、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的训练,将教学中难以避免的机械式操练巧妙地融于不同形式的游戏里,使学生在趣味学习中掌握语言技能。
2、出镜示范,全员参与
教师自制大量教具以配合教学内容,对每个教学游戏进行出镜示范并对知识点进行讲解,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兴趣与学习热情。其中角色游戏模拟还原英语交际应用场景,使学生们犹如身临其境,教学参与度大大提高,真正体现了浸泡式英语环境优势。加之小组竞赛与头脑风暴的完美结合,使学生们集思广益、各抒己见,避免了哑巴英语,实现了在线教学引导学生探究实践的过程。并广泛运用钉钉直播互动面板及超星学习通功能,通过选人、抢答、主题讨论、测验、白板、分组任务多种活动形式实现与学生的隔屏互动,使隔屏教学“冷场”变“热场”。
3、课后跟踪,注重反馈
为进一步夯实在线教学效果,弥补应用游戏教学中的不到之处,教师课后利用学习通、钉群、微信、电话等形式进行教学巩固,答疑辅导。对于学生共性问题,在课堂上进一步强调。对于学生个别问题,单独辅导,耐心讲解。
通过游戏进课堂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活了起来,学生不仅掌握了英语理论性专业知识,也增强了实践交际应用能力。最重要的是学生学习兴趣大增,在轻松愉快中便完成了学习任务,课程得到了学生们的肯定与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