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正文

师范教育系导师工作(党员进班级)方案

2011年04月14日 00:00 师范教育分院 点击:[]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发挥党员教师在学生成长中的指导和教育作用,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使师生之间积极互动,使教书和育人和谐统一,进一步发挥党员的先进性,使导师制度和辅导员制度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充分体现出教育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解决教书和育人结合不紧密的情况,减轻社会问题、家庭问题以及学习问题给许多学生造成的巨大压力,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及心理亚健康等问题,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二、工作目标:

1、发挥党员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思想教育优势,增强对学生的亲和力,对学生实施亲情化、个性化教育,深入学生心灵深处,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

2、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功能,寻找发现学生的发展潜能,使学生在学业、道德、心理等方面得到更深入、更充分、更全面的教育和引导,使学生的潜能和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3、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做学习、活动的主人,积极地对待所有的学习活动;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学习,自主的探究,独立地生活,促进学生张扬个性、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为高质量地就业创造一个平台。

4、发挥我院北大荒精神的优势,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艺术水平,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

5、适应职业教育的改革趋势,贯彻学院“十二五”发展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探索一条富有实效的教育管理之路,努力培养人格自尊、行为自律、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心理自强的新时代学生。

三、导师职责

1、熟悉并掌握学院学分制管理条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发展方向、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期间的流程及相关制度,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分配学分,并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志向制定好个人的学习计划,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理地规划学生的职业生涯。

2、了解学生状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注意发现学生思想问题,及时与辅导员交流意见,共同承担学生教育责任,推进学生的思想进步,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规划人生,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3、关心学生的生活,向家长和社会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教学特色,协调好家长、学生、学校和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

4、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需求,研究学生心理特点,及时解决学生心理问题,辅导学生解决各种心理困惑,结合自己所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5、参与学生的基本功和专业能力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指导学生参加见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参与班级建设,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6、教育学生严肃校规校纪,纠正不良习惯,遵守法律和社会公德,正确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为创造和谐校园做贡献。

7、适当辅导学生课外活动和节假日活动,关心学习和生活有困难的学生,为学生就业、专升本、专业学习计划的完成提供帮助。

8、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制度,对学生建立成长记录档案,追踪学生成长轨迹。建立谈心辅导与进班辅导制,至少两周一次利用班会团活时间进班为学生辅导,积极参与学生活动。

9、建立信息反馈制度,每月召开一次座谈会,对学生进行个案分析,将特殊情况及时和家长、辅导员及相关部门沟通,协同有关部门共同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

四、导师评价体系

建立多元的导师绩效评价制度,调动导师工作的积极性,科学、有效地加强导师工作绩效评价,为导师工作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1、根据导师工作手册记录。

2、导师工作计划及完成情况。

3、学生反馈情况。

4、进班次数及参加座谈会情况。

5、学生学业发展的水平、就业质量等。

6、平时工作表现。

上一条:师范教育系2010-2011年度第二学期学生工作计划 下一条:师范教育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活动总结

关闭

 
 

版权所有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