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著名鱼皮画制作家张琳走上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的讲台,向学生传授鱼皮画的制作工艺。在2006年被首批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赫哲族鱼皮画,成为我省首个正式进入大学课堂的民间手工艺。
昨日上午8时,农垦职业学院的教室内,36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早早地摆好各种工具,等待学习一门从未接触过的新“手艺”。第一次走上大学讲台的张琳,首先向学生介绍了鱼皮画在我省民间手工艺中的独有特点:作为世代生活在黑龙江流域、以渔猎为生的赫哲族,将黑龙江流域特产的大马哈鱼的鱼皮,经过特殊工艺制作成保暖、防潮的衣服,并根据鱼皮的独有颜色和鳞片的走向,制作出各种具有象征意义的图腾、装饰。张琳对赫哲族传统文化的介绍,引起了学生们对用鱼皮作画的兴趣。随后,张琳将自己事先裁剪好,贴上印有赫哲族图腾纹路和米老鼠和唐老鸭纸片和鱼皮原材料分发给学生们,进行手工操作,课后将学生的鱼皮画作品送往由哈尔滨市委宣传部举办的民俗文化展。
师范教育系主任李秀梅表示,学校在参观黑龙江北大荒文化发展公司的展示时,了解到了作为黑龙江特有的民间手工艺鱼皮画,以及传统工艺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学校一方面为了拓展学生的特殊技能,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也想抢救和振兴我省传统民间手工艺。经过论证,确定将鱼皮画制作,引入学前教育专业的正式课程,由专业老师舒琳一起学习培训,将来承担这门课程的教学。昨日首批参加鱼皮画制作训练的学生,都是学前教育的准幼师。李主任表示,文化培养应从幼儿开始,她希望通过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的训练,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并将黑龙江的传统的特有的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此项活动,在哈尔滨3月24日的《新晚报》见诸报端和在25日5点10分的哈尔滨电视台《都市零距离》有报道。学院宣传部高度重视,也派专人进行了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