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师范教育学院于4月11日在行政楼二楼活动室举办“辩理明思展风采,论道求真启新程”主题辩论决赛。学院邀请五位评委老师为参赛选手打分。
本次辩论决赛由12支小组历经初赛、小组赛、淘汰赛的遴选,参赛选手们围绕“应不应该倡导年轻人为自己而活”、“青年人应当做加法还是做减法更幸福”、“短视频的流行是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还是造成了精神匮乏”等辩题展开辩论,历经15天的赛事最终选出两支小组参加本次辩论赛。此次辩论主题为“短视频时代,传统文化传承必须适应碎片化表达还是坚守系统性深度?”此话题紧贴当下热点,吸引了众多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同学参与,使得辩论现场气氛异常热烈。

辩论赛由正方“短视频时代传统文化传承必须适应碎片化表达”与反方“短视频时代传统文化传承必须坚守系统性深度”两支队伍展开激烈交锋。比赛伊始,双方一辩依次立论,正方一辩指出,短视频的碎片化表达具有传播速度快、受众广、形式灵活等优势,能够有效吸引年轻人关注传统文化,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反方一辩则认为,系统性深度是传统文化传承的核心,碎片化表达可能导致文化内涵的流失,唯有深度解读与系统传承,才能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持久生命力。自由辩论环节,双方辩手你来我往,妙语连珠。正方三辩质问反方:“如果一味坚持系统性深度,传统文化如何突破传播瓶颈,吸引更多年轻人?”反方二辩迅速回应:“碎片化表达固然能吸引眼球,但若失去深度支撑,传统文化岂不沦为快餐文化?”台下观众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为双方的精彩交锋喝彩。


本届赛事历时一个小时,在这紧张而又充实的六十分钟里,辩手们全力以赴。经过评委们的综合评判,最终,2023级小学语文教育2班柳余傲和2024小学语文教育1班靳越凭借更严谨的论证和出色的临场发挥脱颖而出,赢得“最佳辩手”称号。
本次大赛,不仅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与表达能力,也锻炼了团队协作与临场应变能力,同时通过观点碰撞引发了更多关于时下社会问题的深度思考,为师范学子未来的学习广度与提升综合素质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