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中旬,全国政协副主席辜胜阻率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调研组围绕“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主题,赴黑龙江开展专题调研,其中一个调研点设在了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近日,中国政协-中国网以综述的形式对此次调研进行了报道。以下是对该报道的摘要。
■编者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我国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引领乡村发展,人才是第一资源和重要支撑,要以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培养更多更好的技术技能人才。6月中旬,全国政协副主席辜胜阻率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调研组围绕“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主题,赴黑龙江开展专题调研,随后与四川省有关部门召开相关主题的远程调研座谈会,通过线上互动交流、线下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作好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乡村振兴过程中职业教育面临的“招不来、留不住、下不去、用不好”等现实问题,共同为推动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献计出力。此次调研也是为9月即将召开的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做准备。
如何让职业教育“学以致用”?
长久以来,职业教育培养使用“两张皮”现象颇令人诟病,这也是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的原因之一。
众所周知,黑龙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农业农村的发展也为三农人才培养和使用提供了广阔探索实践的空间。
“北大荒的职业教育起步很早,各行各业的中专校都有,后期经过整合形成了新的农垦职业学院。”北大荒农垦集团相关负责人用了三句话来形容这所职业学院的特点:坚持把专业设在产业上,坚持把培训建在企业里,坚持把人才留在事业中。
如今,北大荒农垦集团现有职业院校4所,在校生2万多人,利用企业办职业教育的优势,采用订单式服务模式,使得从这里出去的学生不愁出路,且专业对口。
近年来,我国乡村发展快步向前,电商平台、直播带货、订单农业等新科技的渗入,不仅增加了产量,也带来了新产业,需要更多技术工人和技能人才。职业教育精准契合乡村发展需要,畅通院校与市场的“绿色通道”,才能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活水”。
“要不断增强职业教育与乡村发展的适应性,在办学模式、育人方式、专业设置等方面,突出针对性、精准性、时代性,让职业人才与时俱进,适应农村现代化发展需要。”全国政协委员,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苏华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丰富“大课堂”,打造“练兵场”,推进校企之间在人才培养、实习就业、科学研发、业务互助等方面深度合作,通过师徒结对、实践交流等形式,优化人才结构,促进企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让农村成为干事创业的“扎根地”
“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是2019年8月20日,正在甘肃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丹培黎学校调研时对学生们的勉励。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对于乡村振兴而言,除了在职业院校学习中学有所成,还要能真正地扎根乡村这片干事创业的热土。
“可以面向涉农职业院校实施‘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三定向’制度,营造职教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充分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不少委员提出,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高涉农岗位待遇,帮助到农村基层一线工作的毕业生能够“事业有发展、生活有保障、未来有憧憬”,使“就读职业教育,获得体面工作”成为社会共识,培养真正爱农业、爱农民、能够扎根农村的人。
在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委员们戴上AR眼镜,体验了一把元宇宙环境下的新型农业教学方式。
“现在的年轻人或许不熟悉农业和农村,但都对信息技术感兴趣。”学院老师介绍道,未来的农业一定不会像现在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学院在课程设置上在“XR+智慧农业”融合型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等方向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让学生们在教室里穿戴上智能设备就如同站在田间地头,了解农业生产的特性,掌握农机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无形中增加了学生们对农业的亲近感。
鼓励职业院校主动对接产业需求,积极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职业教育和培训,顺应数字乡村、乡村旅游等新业态发展趋势,培养更多“土专家”、“田秀才”、“农创客”,这正是调研组提及的重点之一。
此外,要发挥人才优势,还要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积极作用,夯实乡村产业发展基石。
“要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发挥龙头企业在推动规模化生产经营、促进技术创新、发展精深加工、开拓市场空间、提高抵御风险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有效带动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小微企业等其它市场主体协同发展。”调研组提出,同时也能提高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
教育部副部长孙尧表示,乡村振兴是以县域为单位进行的,但全国两千多个县的情况差别性很大,因此服务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也不能“一刀切”,人才振兴是支撑乡村振兴的最重要方面,可以从县域角度推动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加强县域职教资源统筹,在全国形成一盘活棋。
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需要各类人才来书写。
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加速推进,农村职业教育的需求肯定会越来越大,只要我们在全社会营造出每一个乡村人才都有“人生出彩”机会的大好氛围,栽好梧桐树,就一定能引来凤凰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