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导室
 

国新办就纲要颁布实施两年来介绍发展情况

2012年09月11日 00:00 督导科研处 点击:[]

[ 郭卫民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教育问题一直是社会公众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2010年,我办曾经举行发布会,请了袁部长介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有关情况。今天很高兴又请来袁部长向大家介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两年多来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们关注的问题。出席发布会的还有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孙霄兵先生。下面先请袁部长做介绍。

[ 袁贵仁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教育部借这个机会向大家长期以来对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给予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刚才主持人提到2010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发表了重要讲话。两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教育系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应当说,教育规划纲要落实进展顺利、成效逐渐显现。下面我想给大家做一个简要介绍,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 袁贵仁 ]一、协同各方,形成优先发展合力一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国务院成立了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党政群20个单位和部门参加,各省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教育。31个省市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召开了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了本地区的教育规划纲要。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意见》,各地积极地贯彻落实。预计今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将达到2.2万亿,4%的目标能够如期实现。二是各部门、各单位协同推进。在国家教改领导小组的统筹下,构建了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的部门协调、分解落实和督促检查的长效机制。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改革、发展、保障的政策措施,通过部与部、部与省合作,共建了11个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29所地方高校,63所直属高校。三是全社会关心支持。通过校企合作、产教对话,行业企业积极支持人才培养。通过家长委员会、学校理事会,社会各界主动参与学校的监督、管理。通过重大政策出台前的研究讨论,人民群众踊跃为教育改革发展建言献策。新闻媒体十分关心教育,深入宣传教育,为教育改革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 袁贵仁 ]二、全面提升,促进教育协调发展一是抓好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三大重点。我们完成了“两基”攻坚任务,全面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少年文盲目标。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行业深度融合。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整体谋划、系统部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启动实施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 “2011计划”,推动高等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二是加快普及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国务院出台了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文件,各地以县为单位,制定实施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62.3%,比2009年提高了11.4个百分点,提前实现了规划目标。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招生规模与普通高中大体相当,重点加强中西部高中建设,多种措施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 袁贵仁 ]三是更加重视民族教育、特殊教育和继续教育。加大资金、项目和政策向民族地区倾斜力度,加大内地学校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工作力度,支持民族教育跨越式发展。加大对口支援力度,近百所高校对口支援中西部67所高校,实施全纳教育,推进随班就读,提高残疾孩子融入学习生活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培训、改善待遇,提高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水平。颁布继续教育中长期规划,成立国家开放大学、北京开放大学、上海开放大学,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 袁贵仁 ]三、转变职能,全面推进综合改革一是系统设计。国务院召开专门会议,出台专门文件,对教育改革进行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20个重大改革项目由国家层面统一组织实施。一些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问题由全国425项试点。进一步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鼓励和支持各地各校结合实际,先行先试、大胆探索。二是突破重点。推进科教协同、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多种形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推动高校章程建设。积极探索民办教育分类管理,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源进入教育领域。深化行政审批改革,进一步下放学校和专业设置审批权,扩大省级政府对教育的统筹权。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水平,批准筹建了上海纽约大学、温州肯恩大学、昆山杜克大学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一大批中外合作项目。三是有序推进。成立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分类指导教育改革。成立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研究制定考试改革方案,指导考试改革试点。成立国家教育督导委员会,强调督政督学、监测评估。成立教育部综合改革司,深化内部改革,协调改革事项,提高服务水平。推进政务公开,重大改革措施出台前都要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 袁贵仁 ]四、强化质量,不断提高育人水平一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修订并颁布义务教育19个课程标准,合理安排课程容量和难度,进一步明确学生品德和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建立健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公告制度,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二是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启动基础教育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研制工作,推动建立学业质量绿色指标体系,改进普通高校本科和高职高专教学评估,发布教学质量年度报告。2001年,39所“985”高校第一次向社会公布了质量报告,今年将进一步规范报告内容,扩大学校范围。

[ 袁贵仁 ]三是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高质量的基础性工作。制定并颁布实施了幼儿园、小学和中学教师的专业标准,开展中小学教师职务改革试点,中小学教师设立正高级职务。 2010年还启动全国教师十佳楷模评选表彰活动,产生了极其广泛和深远的社会影响,今年十佳楷模的第一名就是大家熟悉的最美教师张莉莉。最近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意见》,明天上午将召开全国教师工作会议,进行系统部署。

[ 袁贵仁 ]五、关注民生,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一是切实缩小教育差距。国务院出台了《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意见》。教育部与各省区市签订了备忘录,确定各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加大农村地区薄弱学校改造力度。鼓励大学毕业生和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通过增加中西部地区招生名额、在贫困地区实施定向招生等措施,提高中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高考录取率。二是不断加大惠民力度。我国已经建立起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较为完整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保障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启动实施营养改善计划,惠及中西部约2600万学生。出台校车安全管理条例,保障学生上下学安全。三是积极解决教育难点。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出台“八条措施”,着力解决择校乱收费问题。采取“一科一辅”办法,着力治理教辅材料散滥问题。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四部委《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教育部正在与有关省市研究落实的方案和举措。

[ 袁贵仁 ]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需要长期不懈努力。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部署,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求真务实的精神,努力做好教育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谢谢大家!

[ 郭卫民 ]谢谢袁部长。看来围绕纲要的实施,教育事业得到了很大的推进和发展。下面开始第二阶段,请大家提问,提问时请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机构。

[ 中央电视台 ]我的问题有两个,第一,您刚才提到今年财政性教育支出经费将首次达到4%,这个目标的实现将意味着我们增加了教育经费的额度,对于新增的部分将主要用在哪些方面,如何加强它的监管?第二,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前不久对奥数的培训与小升初之间的利益链问题进行了报道,之后北京市教委进行了紧急的部署和查处,对于这个问题,可以说是一个小问题,但是它关系到成千上万的家庭和孩子,不知道作为部长您是怎么看待的,对于这个问题,教育部又将采取哪些措施和办法,能够真正从根源上治理这种类似“奥数热”现象的发生?

[ 袁贵仁 ]谢谢你提的这两个重要的,也是社会比较关注的问题。我想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关于教育经费问题。中央决定今年教育经费投入要占GDP的4%的目标,这是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他指出,中央财政已经按照4%进行安排,各地也要按照要求落实这个指标。各地按照中央要求,确定了财政教育经费支出的比例,预计今年总经费将达到2.2万亿。今年实现4%是完全可能的。现在大家关心的关键问题是,教育经费增加之后怎么用好、怎么管好。我们觉得大家对这个问题的关注是非常重要的,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促进。使用好这个经费,我们总的考虑是,按照围绕育人为本这个核心,以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为两大重点。在促进公平方面,重点要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倾斜。同时,要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倾斜。在提高质量方面,重点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因为提高质量关键在教师,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善教育教学条件,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是我们新增经费投入的重点。管好教育经费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 袁贵仁 ]一是要完善各级各类学校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强化内部管理,防范财务风险。二是重大专项从设计、实施到验收,充分发挥财政检查、项目稽查、审计监督的作用。三是公开财务信息,加强社会监督,保障教育经费从分配、使用到评估都在阳光下运行。比如,“营养餐”项目、“三公”经费都公开。四是成立教育经费监管事务中心。同时推进高校总会计师委派制度,提高专业化管理水平。五是加强查处问责。对于存在的问题,我们的态度是,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

[ 袁贵仁 ]关于最近在媒体上反映比较强烈的奥数问题。这件事情涉及到中小学择校问题。择校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不足。近年来针对这个问题,通过加强薄弱学校改造、县域内教师校长合理流动、将优质高中生资源分布到区域内,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等办法,在一些地方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应当说,在有些地方尚没有根本好转。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国务院前几天刚刚出台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对均衡发展做了全面部署。

[ 袁贵仁 ]一是要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改造薄弱学校,使每一所学校都能达到国家办学标准,成为合格学校。二是均衡配置校舍、图书、仪器等办学资源,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实现区域内公办学校教师校长合理流动。三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实施学区化管理,鼓励集团化办学。我们现在不少好的学校,它通过合作办学,把相关的学校办在一起,统一备课、统一教学,这样就扩大了资源。还有一个是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使不同的学校同时接受这些优秀老师的课程教学。要发挥优质学校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各个学校教育教学整体水平。四是办好一批优质民办学校,为家长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满足家长和学生的多样性需求。五是规范办学行为。落实好免费就近入学政策,严格禁止以奥数成绩等特长和收取费用等办法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升学与入学的依据。从根本上取消以奥数或者别的竞赛作为入学条件。

[ 中新社 ]袁部长您好,我关注到刚才您提到我们的教育经费今年达到4%,教育经费的分配问题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我所提问的点在,我们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纲要颁布之后有没有出台一些新的政策和措施?具体的成效又如何呢?谢谢您。

[ 袁贵仁 ]党和政府一直对这个问题比较关心。特别是纲要颁布了之后,着力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可以这么说,我们国家到目前,已经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首先是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有“两免一补”政策,“两免一补”政策免除学杂费,家庭经济困难的免除书本费,同时对家庭困难的寄宿生实施补助政策。纲要颁布之后,连续两年上调了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的生活补助标准,每人每天这两年提高了2元,年均补助的标准,小学生从500元/年提高到1000元/年,初中生从750元/年提高到1250元/年。家庭经济困难的住宿中小学生每天可以得到4-5块钱的生活资助。同时,我们还实行了营养餐工程,对680个贫困县的2600万学生实行了营养补助每人每天3块钱。如果这个学生寄宿又享受了营养补助,每天就是7-8块钱。学前教育从规划纲要颁布之后提出了资助政策,中央给予各省以奖补。

[ 袁贵仁 ]高中阶段,首先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采取了鼓励政策,希望更多的孩子适应我们国家的需要和个人的特点来到中职就读。全国中职学生实行了平均每年每生1500块钱的生活补助。同时对城市、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和涉农专业的学生免除学费,今年我们还准备将所有农村学生上中职全部纳入免费的范围。普通高中按照20%的比例,每人每年按照15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惠及480万学生。高等教育,提高了资助标准,每人每年从2000元提高到3000元,对大学生不仅实行了生活补助,而且我们今年暑假开学对他们从家到学校的路费进行补助。各高校全部实行绿色通道。学校再根据学生家庭情况,给予生活补助,学习好的将来还会给予奖励。学生还可以在家乡或者学校办理助学贷款,保证他们完成四年学业。

[ 袁贵仁 ]研究生资助已经提高标准。最近我们还准备出台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的文件。在这个文件里,对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的资助将会比现在力度更大。 2011年,全国对家庭经济困难生的资助达到980亿元,惠及了7800万学生。 教育部开通了热线电话,随时听取学生资助方面有些什么困难,有些什么问题。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里讲到,我们国家初步建立了完整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完整”就是说覆盖面,都覆盖了。“初步”,我想应该是标准还有待提高,工作要做得更细。

[ 香港大公报 ]有两个问题想请教袁部长,一是今年内地63所高校首次免试招收香港学生,请问目前的招收情况怎么样,在招收的过程中是否遇到一些困难或者需要改进的地方?有没有出现预留名额浪费的情况?另外,未来招收的高校数量会不会扩大,名额会不会增加,明年的计划能否透露一下?二是去年底教育部首次面向海外公开选拔了东北师大、西南财大的校长,这也是被看作内地高校去行政化方面迈出的一大步,但是也有一些质疑,认为公选的校长和任命的校长只是换一下包装,大学校长的官员化属性并没有改变,您对这个质疑是怎么看待的?下一步教育部在高校去行政化方面还会有哪些努力,未来还有哪些高校会采取这种公选校长的模式?谢谢。

[ 袁贵仁 ]谢谢你提的关于对香港学生的招生问题。这些年来,内地的大学,先后有205所通过联考的方式来招收香港的学生,今年是首次对香港学生实行免试招收政策。我们一直在招香港的学生,过去是通过联考,今年是免试。对免试招生香港学生这件事,内地高校都非常积极。我们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首次在申报希望接收香港学生的学校中间确定了63所。香港学生报名踊跃,有4247名申请者报名,根据学生的申请和学校的面试,录取了971人。我们按照保证质量、一视同仁、适当照顾的原则,香港学生和内地学生所有的政策是一样的,与内地学生享受完全同等的学习、收费待遇。中央财政对招收香港学生的单位给予每年每生8000元的补助。同时还专门为香港学生设立了专项奖学金,覆盖面超过30%。

[ 袁贵仁 ]下一步我们会总结免试招生的经验,做好已经入学同学的学习、生活的服务工作,保证这些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能够健康成长成才。同时,我们探索免试招收香港学生的长效机制,我们想通过我们的工作,吸引更多香港学生来内地高校就读。 关于你提到校长的公开选拔问题。大家都知道,校长对一个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经常讲,一个好校长,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一所好学校。教育部历来重视对大学校长的选拔任用工作,同时不断深化选拔任用制度的改革。到目前为止,我们有一半以上的直属高校副校长都实行了公开选拔,去年首次开展的是面向海内外公开选拔校长试点。刚才记者提到,说这个选拔是不是作秀,是不是都是事先设计好的?我可以实事求是地告诉大家,这件事情是完全按照程序和标准来做的。

[ 袁贵仁 ]这次试点工作,一是明确标准,什么样的人能当高校的校长,我们强调的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要体现高校特色、岗位要求。二是行家主导。遴选委员会主要由具有丰富办学治校经验的党委书记和校长组成。遴选的程序、试题命制、评分标准、人选确定等均由遴选委员会集体研究确定。三是民主公开。不仅仅光依靠这样一个委员会,同时要公开任职条件和遴选办法,这是要在网上公开的,公示初选人选和拟任人选;同时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干部师生的意见。实践证明,这个办法是好的:一是拓宽了选人用人的视野,二是增加了考核遴选的透明度,三是提高了干部任用的公信力,四是增强了当选者的自信心和责任感。这件事情得到了所在学校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下一步,我们认真总结试点经验,进一步完善选拔标准和遴选办法,同时扩大试点范围。特别要强调应聘人的职业意识和奉献精神,大家最近可能注意到,我们最近任命了一批校长,他们都表示要全心全意做一个全职的校长,这是向教育家办学、向校长职业化方面迈出了一大步。我们希望通过这项工作,把更多的讲政治、懂教育、善于管理的优秀人才,选拔到中国高校领导干部中来,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 袁贵仁 ]刚才你提到行政化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学校肯定有行政管理,任何单位、任何机关都有管理,但不要“化”。我们认为所谓行政化是指完全用行政的手段和办法管理学术事务。对学术问题应当充分尊重专家的意见,遵循教育的规律、学术的规律。我们现在说管理体制改革,这是教育体制改革一个重要的内容。管理体制改革就是要改革中央管地方、政府管学校、学校管师生的办法,用科学、合理、符合规律的实事求是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 凤凰卫视 ]袁部长您好,我们知道目前中国内地有很多省市在高考录取比例上存在一定的差距,我想问目前教育部门在解决改善这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另外我想延展一下,目前内地也有很多民间力量,他们呼吁希望能够取消在中高考户籍方面的限制,您觉得在实现这一点上目前存在哪些方面的难度和阻力,而且对于这种民间的呼声教育部门怎么看待?

[ 袁贵仁 ]在各项改革中,高考改革是最复杂、最敏感的。因为它对上涉及高校人才的选拔,对下它是基础教育的导向,它确确实实涉及到千家万户,涉及到每个孩子的前途。因此,高考改革必须高度重视而又积极谨慎。刚才你提到高考录取比例不一样,由于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和高校布局的影响,因此我们各地高校录取率在一定时期内存在比较大的差距。这几年来我们充分注意到这个问题,也重视解决这个问题,采取了一些举措,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袁贵仁 ]一是为这些高等教育欠发达的省份新增招生指标。我们每年要增加一些指标投到中西部这些生源大省,提高他的入学机会。二是实施协作计划。把招生指标给发达的省,由他们招中西部的学生。今年已经扩大到17万。也就是说,有17万名欠发达省的学生到东部和发达地区上学。由于这些地方办学资源比较丰富,他们除了招本省学生之外,还要带动这些教育欠发达的省份。今年我们向河南、贵州等八个省倾斜,17万学生主要是解决这八个省的问题。三是开展专项招生。今年我们采取了新举措,安排了1万名招生指标,给连片特困地区680个贫困县,扩大他们一本学生的录取。对680个县,1万个名额下去以后,今年当地一批本科录取率提高了10个点,在缩小数量差距的同时,我们在努力缩小质量的差距。经过近十年的努力,今年全国高考录取率最低的省份,和全国的平均录取率已经相差不大了,各省录取率差距在明显缩小。我们相信,按照现有的政策,努力让各地的考生满意。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这个方向,通过合理编制招生计划,扩大有关项目实施规模,特别是增加中西部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多措并举进一步促进全中国所有考生入学机会的公平。这个问题现在得到了明显缓解,有了很大进展,当然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 袁贵仁 ]关于第二个问题,大家都知道,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出现了进城务工人员。他们的子女相当一部分在接受义务教育,随着父母走,叫做随迁子女。留在家里的,叫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不是今天才出现的现象,这是在任何国家城镇化过程中、工业化过程中都会出现的问题。2003年,国务院提出“两为主”,以流入地管理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目前的状况大概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79.4%是在公办学校就读。应当说现在初步解决了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现在的问题是,2003年出台的文件允许随迁子女在义务学校就读,现在十年过去了,当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孩子开始要考高中、考大学了,这个问题就是一个客观的、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

[ 袁贵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经过深入调研,起草了一个文件,2012年8月30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关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这个文件的主要精神有三点:一要积极解决。我们要正视这个问题的存在,要正视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把它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文件规定,各地在年底前要出台解决办法。 二要符合条件。解决这一问题要根据家长的条件,学生的条件,和城市的条件,积极稳妥推进。第一,他父母就在当地就业。第二,孩子有当地的学籍。还有一个是城市条件,根据这三个条件,各地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三要因地制宜。各地根据人口流动的具体状况,制定具体的办法,提出具体的条件。在我们发布会的同时,教育部有几位负责同志正在开会,和各省市研究怎么落实国办转发这个文件。我们现在的态度是,积极推动落实国办转发这个文件,确保符合条件学生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要防止高考移民,避免引起教育工作的混乱。

[ 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 ]袁部长您好,我的问题是,近年来中国政府向国际学生提供了大批中国政府奖学金的数量,特别是其中很多奖学金用来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学生来中国学习,我想知道,接下来中国政府是否有进一步的计划来继续扩大中国政府奖学金的数量,特别是在医学、技术等学科领域。谢谢!

[ 袁贵仁 ]我们目前在中国留学的外国学生达到30万。我们欢迎他们、关心他们,希望他们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这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刚才你提到的,我们实行了奖学金,就是要由政府出资欢迎外国的留学生到中国留学。给他们安排相关的课程,开展英语或者用对方的语言教学。前几天我刚刚参加了在中国的留学生汉语桥大赛,这些都是外国在中国的留学生,他们通过一两年的汉语学习,对中国的感情,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令我们非常感动。

[ 袁贵仁 ]目前我们计划采取措施,欢迎更多的外国留学生到中国来留学,我们计划到2020年达到50万人。之所以定这个目标,主要是考虑,因为现在国际化程度的加深,来华留学的和出国留学的都在同时增加。从1978年到2011年,我们国家一共出国留学224万,来华留学的是220万。2011年,中国出国的比2010年增加了20%,到中国来留学的也在逐步增多,已经达到30万。我要特别提到,在这30万学生中间,有41%的学生在攻读专业学位,不仅仅是学习语言的问题。同时,现在我们出国办学和来华办学也都在增长,目前我们不仅欢迎留学生到中国来,我们也欢迎外国的知名大学来中国办学,比如纲要颁布之后,我们已经批准了上海纽约大学、温州肯恩大学和昆山杜克大学,以及我们1500多项合作项目,这是我们欢迎外国留学生和外国的学校。同时我们也“走出去”办学,到2011年,我们在105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358个孔子学院,有500个孔子课堂。不少国家已经把汉语纳入到国民教育课程。

[ 袁贵仁 ]我刚才提到,我们现在出国留学在增多,出国留学回国人员也在增多。留学回国去年比2010年增长了38%。出国留学、来华留学都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这对我们统筹国内国际两种优质教育资源,统筹国际国内两种人才资源,培养更多的中外学生,我们认为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机会。出国多是事实,来华留学多也是事实,而且来华留学读学位的明显增长更是事实。谢谢。

[ 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手机报果实网 ]我们看到在全国各地入园难问题还是不同程度的存在,请问学前教育的三年行动计划现在落实的情况怎么样,咱们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什么?谢谢。

[ 袁贵仁 ]在做规划纲要两次公开征求全社会意见期间,意见最多的是关于学前教育。因此这次在规划纲要制定的过程中,我们列了八类教育,第一类教育就是学前教育,正式把它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之所以这么做,一是因为大家研究发现,幼儿在0-3岁、0-6岁期间,他的成长发育对后期有很大影响。二是教育研究发现,教育投资越往前,对这个国家和社会效益越高。三是中国人民生活提高了,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希望从开始就接受良好的教育。所以,这次把学前教育放在了特别的位置。胡锦涛总书记特别强调,在落实规划纲要的时候要把学前教育作为一个突破口,来满足广大群众希望孩子能接受良好学前教育的愿望。为此,纲要颁布之后,国务院颁布落实的第一个文件就是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若干意见。应当说纲要颁布之后,发展速度最快的是学前教育,现在发展的规模和毛入学率62%多,超过了2009年11.4个百分点,我们已经达到了2015年规定的指标。学前教育有了快速发展,入园难的问题相比两年前有所缓解。但是现在仍然不能完全满足适龄儿童入园的需求。

[ 袁贵仁 ]国务院的若干意见,我们简称“国十条”。这个文件里所说的工作要落实好,一是要扩大资源,要进一步推动落实各地的三年行动计划,通过新建、改建的方式来增加。同时加大幼儿教师的培养、培训、招聘。二是要设立专项扶持,在国务院这个文件里有八个项目,这八个项目主要是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出了解决的办法。三是加强管理,这些项目、这些计划需要我们抓好落实。在这里我还要特别强调,下一步工作不仅仅是解决入园难的问题,我们现在要解决的是科学保教的问题,就是防止小学化,防止把中小学生的负担过重前移到幼儿园。我们将要颁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就是要强调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保障所有幼儿都能够快乐健康地成长。在各级各类教育中,学前教育协调发展是这次我们补短板补的力度最大的一件事情,这件事情群众的意愿会越来越高,我们仍然需要继续落实、加大力度、加快速度,把中国的学前教育办好。

[ 北京青年报 ]袁部长您好,您刚才提到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教师,但是农村教师短缺,优秀教师下不去、留不住,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发展。请问教育部门有什么措施改变这种情况?还有与之相关的一个问题,免费教育已经推行了几年,已经有学生陆续毕业,请问毕业生到基层的比例有多少?这项政策是否达到了预期?谢谢。

[ 袁贵仁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不懂农村农业就不懂中国,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重点在于农村,难点也在于农村,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关键是农村教师。我想大家可能也注意到,去年总理在河北的一个讲话,他当时就着重强调了中国的农村教育。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明天要开教师工作大会,来加以推动解决。现在我们采取了一些办法,比如说我们完善补充机制,让教师们下得去。第一项措施,多渠道补充。如免费师范生政策,这项政策的初衷就是要为农村中小学培养教师,试点是在六个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试点,每年招1万左右,到现在差不多6年,有6万左右,90%都在中西部小学任教。我们现在还要继续扩大省属师范院校来为本省的农村学校培训教师。采取了特岗计划,已经招聘了30多万人,现在80%的毕业生留下来在当地从教,这也是扩大农村教师的一个来源。推进国标、省考、县聘、校用。我们还规定,在城镇的那些中小学老师要晋升高级职称,需要有一定的在农村中小学任教或薄弱学校任教的经历。

[ 袁贵仁 ]第二项措施,改善他们的地位待遇,让他们留得下,让他们下得去,愿意下去。我们现在把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全部纳入到国家财政预算。同时,发改委、财政部还实施了农村周转房建设,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同时要让他们有房子可住。最近我们在准备推动边远农村困难地区的中小学实行特殊岗位津贴。最后,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使他们教得好。我们有一个“国培计划”,今年拿出12个亿,而且是国家级培训。同时各省、各县也培训,现在有350万名农村教师接受了这个培训。昨天下午我们刚刚召开了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把好学校的好课程、好老师的讲授传到农村学校,使他们在偏远的山区农村同时能接受到最好、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另外,我们还改革了中小学的教师职称,现在中小学的教师中有正高级职称,相当于大学的正教授。明天国务院还要开全国教师工作会议。我相信农村教师的待遇和农村学校的教育水平,会随着我们工作的深入和推进得到明显的改善和逐步的提高。

上一条:全国教师工作暨“两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召开 下一条:全国教师工作暨“两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召开

关闭

2018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 黑ICP备案 060005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