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院教研室活动系列报道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高职教学中的指导意义
为进一步激励学院教师完善“课证融合”课程体系,主动提升教学能力,4月26日下午,护理学院(江北校区)助产教研室组织了以“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高职教学中的指导意义”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此次教研活动由张宏英老师主持,刘伟老师负责,护理学院教学副院长杨杰及助产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
会上主持人对“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及试点工作”进行了介绍。“1+X”证书制度中,“1”是指职业教育的学历证书,“X”是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学院将“X”证书标准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评价标准,构建“专业+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护理学院助产教研室活动现场
助产教研室全体教师针对“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高职教学中的指导意义”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一、有利于职业教育教学的建设和改革。为了顺利进行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学院各部门积极配合,成立工作小组,明确职责,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完善教学条件,修订教学管理制度,增强师资力量。在教学中融入标准及培训,及时解决困难,不断总结分析,滚动式建设及改革教学体系。二、提升教师职业教育水平。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在职业教育中发挥着引领作用。试点工作促进企业家与在校教师在行业发展、人才需求、就业方向等方面的研讨交流,提升了教师职业教育水平。三、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基础,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教师在教学实施中结合1+X证书的技能标准进行教学内容设计,统筹安排1+X证书考核与学历教育专业课程考试,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基础。
最后,杨杰进行总结发言,“1+X”证书制度更加有利于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我院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工作的落实,优化了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改革,促进了教师职业能力发展,提升了学生综合素养,并为高职学生未来就业增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