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间,师范教育分院艺术教研室积极响应教育厅“筑牢疫情防控堡垒”倡议,开拓教学新方法、新模式,发挥网络教学优势,让艺术思想与成果在线上进行碰撞交融,让课堂变得更有“艺术性”。
开放实训室,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有别于理论课,艺术课程要达到静与动、光与影、声与色、节奏与韵律为一体。为保障学生有设备和材料进行学习训练,师范教育分院开放所有实训室,鼓励学生在琴房、舞蹈室、书法等实训室内完成艺术类课程的学习。为此,艺术类课程授课教师付出了更多的备课时间,而分院留值的几位教学管理人员也每天巡视各类学习场所,实训室管理员提前开门开窗通风、提醒学生做好个人防护,为线上教学保驾护航。

学高为师,言传身教为学生示范。
为防止学生在课堂上无序学习,艺术类课程教师发挥专业特长,采用示范、表演、模仿等多种教学方法,以饱满的热情,带动学生积极学习。孙婷老师用即兴伴奏配合学生的展示,带给学生陪伴的安全感;李雷老师用温柔的话语激励同学们不断进取;姚冰老师在示范教学的同时,用幽默的故事形象刻画事物的特征,帮助学生掌握画法;曲琳老师反复示范关键技能,使学生快速理解和学会舞蹈动作。


艺德为先,课程思政引领线上学习。
由于疫情在非假期突然来袭,让学生们留在教室却与教师分离。为使同学们仍能感受到如课堂中与老师们的互动交流,老师们通过钉钉群、微信群等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鼓舞学生士气。讲授《幼儿歌曲演唱》的李雷老师每次课前都对学生进行思想动员,倡导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勇于面对疫情,在课后鼓励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不急不燥刻苦努力;方文举老师在讲授《常用字书写》课程时告诉同学们做人如练字,应水滴石穿,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公琳琳老师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教学中增加了师德模块内容学习,注重学生教师职业素养和教师职业行为的养成。王莹老师则看到学生的点滴进步予以鼓励,让学生增强信心。在这些德艺双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真正踏下心来认真学习,心怀远方,共克时艰,誓为祖国师范教育事业时刻准备着。

“艺”“术”为技,创新开展线上教学。
线上教学期间,教师们使出了“十八般武艺”,将专业素养与信息化手段有机结合,创新线上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讲授《幼儿歌曲弹唱》的尉艳、孙婷两位老师采用了“引领和分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达到全体学生共同进步;同样是讲授《幼儿歌曲弹唱》的宗岩老师针对大一新生基础较弱的特点设计了“课上课下双循环”教学模式,通过课上直播与课下“学习通”平台的无缝对接运用,使学生提升了声乐基本技巧和音乐鉴赏能力。田婷老师还在课上拓展了教学内容,选取学生耳熟能详的作品为事例来反复讲解,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讨论中。


艺苑为果,线上成果展学习见实效。
为延续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杨小英老师和舒琳老师组织学生开展了线上“艺苑画展”活动。同学们将自己这一阶段的作品发至学习通和钉钉群,师生们通过线上平台交流彼此的观点和做法,既提升了学生绘画能力,更促进了师生的情感沟通。

艺术是生活的镜子。线上教学期间,师范教育分院艺术教研室全体教师始终秉承“立德树人”理念,把“真善美”扎根在细节,外化于习惯,见诸于言行,积淀于心灵,通过网络的纽带,让艺术穿越时空纯净学生的心灵,师生携手成为真的追寻者、善的传播者、美的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