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基于现代农村职成教育三级网络体系的专递课堂实践共同体”项目开题论证会在学院培训中心举行。中央电教馆职业教育资源部主任赵林、黑龙江省教育厅职成处副处长赵立新、黑龙江省教育厅信息化处副处长刘俭等领导出席本次会议,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副院长王鹏、黑龙江省电教馆馆长刘文胜、黑龙江省职成教育研究所所长袁向军等专家对项目进行了论证评议。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李洪亮,党委委员、办公室(集团秘书处)主任张文,教务处处长聂爱林及共同体成员单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赵立新主持。


刘俭致辞欢迎中央电教馆领导、各位专家对项目进行指导,他结合项目对黑龙江省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和专递课堂建设情况进行了介绍。

赵林对项目的数据运用理念和资源共享观点给予了充分认可,他强调要坚持协同的工作机制,坚持协作的团队结构,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为期一年的实践周期内,抓好协调落实、总结提炼,扩大项目影响力,切实发挥项目辐射带动作用。

项目负责人李洪亮从建设背景、共同愿景、目标任务、技术路线、项目实施与管理及预期成果等七个方面进行了详细汇报。重点说明了现代农村职成教育实践共同体项目是在试验区试点县和国家示范县建设的大背景下,依托现代农村职成教育三级网络,以专递课堂为教学组织形式,以培养符合新时代中国乡村特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共同目标,以解决现代农村职成教育不均衡的问题为共同责任,以信息化教学资源共建、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现代农村专递课堂共用为共同任务,致力于推动城乡职成教育均衡发展。
讷河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校长王金宝、甘南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校长于东泽分别做了成员单位实施方案汇报。
在专家评议环节,王鹏、刘文胜、袁向军均充分肯定了现代农村职成教育实践共同体在过去探索中所取得的效果,强调项目实施与现代化大农业、省部共建试验区和黑龙江职业教育定位高度契合,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有很强的操作性。同时分析了项目实施可能面临的困难,就运行机制建设与项目有效推进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赵立新总结中要求项目成员单位认真思考、深入分析,并根据专家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方案内容,确保高质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为此,他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希望项目组不要忘记试验区项目建设的初心,敢于聚焦现代农村职成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在“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大平台上,持续深化内涵建设,全面助力我省现代化农业发展,提档升级、提质增效;二是希望项目组不要忘记实践共同体项目申报时的决心,敢于聚焦现代农村职成教育人才培养中的热点问题,围绕共同目标,树立共同愿景,开展共同研究、共同探索、共同实践,找到一条属于现代农村职成教育专递课堂应用的好路子;三是希望项目组要秉持职业教育工作者敢为人先、攻坚克难的精神,做好教育部立项的第一个职业教育专递课堂实践共同体研究,既要完成教育部规定动作,形成实践成果,更要做好职成教育的自选动作,做出品牌和特色,不辜负教育部对农村职成教育发展的殷切期望。他表示,试验区建设办公室将会积极创造各种条件,帮助项目组解决困难,做出影响,形成示范,向教育部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