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受权于12日全文播发李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批准了这个报告。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广大党员干部、教职工及学生,读报告、学报告,积极回应、反响热烈!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闫勇
报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是一个主题鲜明、亮点纷呈,目标清晰、任务明确的报告。报告强调,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制定实施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这为我们进一步全面深化教学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要把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同全面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全省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工作会议以及北大荒集团党委(扩大)会议精神结合起来,以北大荒精神办学育人,把握机遇,实干笃行,为龙江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农垦职院的智慧和力量。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院长
刘玉峰
两会胜利召开,其承载的重大意义与释放的积极信号,让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党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为我们的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 在高职教育方面,报告明确要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这意味着高职教育将紧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培养更多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站在“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规划的关键节点,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围绕服务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和北大荒集团“三大一航母”发展战略,紧盯农业新质生产力领域,突出办学理念,优化专业设置,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
黄鸿伟
报告强调,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这要求我们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将党的先进理念融入学校各项工作。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政治素养与业务能力,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同时,深化思政教育改革,积极把思政教育 “小课堂” 和社会 “大课堂” 有效融合,抓住我校入选国家“大思政课”优质资源建设精品项目的优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人才,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党支部书记
梁丽红
报告提出要高质量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和现代化灌区建设,这为水利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同时,报告强调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结合,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推动人工智能在更多领域落地生根。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将借助高本贯通培养模式,畅通人才成长通道,为龙江水利行业和土木工程行业培养落地人才,为龙江振兴发展贡献力量!
食品药品工程学院院长、省教学名师
曲秀琴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作为学校双高建设的“排头兵”,食品药品工程学院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以产教融合为突破口,聚焦“人工智能+与专业建设深度融合”,全力推进黑龙江农产食品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项目建设,产教协同,为服务北大荒集团“绿色生产、数字农业,智能加工”产业发展输送更多“懂技术、善创新、精管理、会AI”的新时代工匠。
省政协委员、二级教授、学校科研处副处长
姜晓燕
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这为做好新时代职业教育指明了方向。作为高职院校的教育科研人员,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继续发扬北大荒精神,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立足本职岗位,教书育人,科研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持续提升育人质量,为我校乃至龙江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无党派人士、体育教学部副主任
李伟
随着国家对技能人才需求的增强和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推进,职业教育也在悄然间发生蜕变,职教毕业生凭借扎实的技能水平,正成为就业市场的“香饽饽”。学校应多采用订单培养模式,学生入校即入职、学习即工作、毕业即就业。企业可以提前介入学校教学计划,学生由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双导师”教学。企业也将这段时间作为定向培养和实习考察期,让学生毕业后可以迅速转换身份、胜任岗位。
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
李冬
两会提出“职业教育与产业教育融合、加快农机装备研发、提升智能化技术”等关键词,与我校“双高”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群建设目标高度契合。代表们建议支持智能农机发展、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为农机专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思路。作为一名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的教师,我将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操技能,将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融入课程,为农机行业输送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