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林是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2020级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曾获得第十届黑龙江省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创业规划大赛高职高专组一等奖,多次被龙江县教育委员会评为“新三好学生”“道德楷模”等荣誉称号。

第十届黑龙江省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创业规划大赛获奖证书
期望的理想生活
1996年12月,在龙江县,一个普通农户的家中,一个女婴呱呱坠地,她的降临并没有给这个农家小院带来欢乐,因为这个婴儿刚一出生就已被医生确诊为先天性脑瘫患者。
苏格拉底曾说过,“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但朱林的人生梦想是希望自己能够和大家一样,拥有健全的体魄,能够自如地行走、欢快地奔跑……但现实是从出生到现在,她得付出比别人百倍甚至千倍的努力,才能赶上人家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事。她从五岁开始就进行各种康复治疗,首先是最简单地坐、爬、抬头等基础动作,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父母一点一滴教她做,为了能够实现抬脚走路,父母用积攒下多年的十余万积蓄,上哈尔滨求医问诊,最终确定手术治疗方案,她需要做两次手术,一次是脚部手术,修正脚骨,接长脚筋,一次是腰部手术,矫正骨盆,缓解肌肉紧张。幸运的是手术非常成功,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与训练,她的脚终于能够落地开走了。她缓慢地用脚尖走路,一摇一晃像一只小鸭子,也时常迎来周围人异样的目光,但她心里是快乐的,她感觉用脚尖走路就如同“跳芭蕾”,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幸运的成长环境
回顾二十年以来的人生,朱林说:“疾病偏爱了我,但幸运的是我拥有了至爱的家人,遇到了关爱我的老师与同学。”
朱林的家庭虽不富裕,但一家人生活得却很开心,院落时常充满了“欢声笑语”。父母虽是农民,却具有坚韧、独立、乐观的品格,他们从来没有因为朱林的身体“缺陷”,就对她另眼相看,始终鼓励她,要坚强勇敢地面对生活。他们每天早出晚归,辛勤劳作,希望能为朱林的未来提供最好的生活保障。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边同龄的孩子陆续背起书包,走进学校,而对于一名脑瘫患者来说,这种再正常不过的学校生活简直是一种奢望。为了能够尽快上学,朱林坚持开展了手眼协调、身体平衡、躯干控制等生活自理能力与学习能力康复训练,在漫长的康复时期,以及父母的近乎苛责的监督下,朱林每天重复着枯燥的训练,在经历了无数次摔倒、站起,再摔倒、再站起后,朱林开始从一个蹒跚学步,时刻依赖父母搀扶的孩子,逐步实现了生活自理,独立行走,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行为能力,为自己争取到独立上学的机会。就这样她磕磕绊绊地走进了小学,步入中学,实现大学的梦想,努力适应着社会。
在校园中,她有幸遇到了一位高中老师,在她的支持下担任了班长,协助管理班级,在这一阶段她懂得了“不要在乎别人的目光,做更好的自己”。进入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她又幸运地进入了一个友爱的班集体,在班级同学与学校师生的关爱中,她的世界中多了友谊的色彩,有了要好的同学与朋友圈。更为幸运的是在大学中,她第一次接触了生涯规划与创业教育,在这个课堂中,她开始构思自己未来的人生梦想。
笃定的人生规划
在家庭与学校环境的熏陶下,朱林成长为乐观、坚强、自信的人,没有因为自身的缺陷,折断梦想的翅膀。她的未来的人生目标是成为一名公益创业者,希望结合自己的专业从事美术工艺的创业项目,去帮助更多的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帮助学生、下岗职工等就业困难的人群,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能够自立、自强,实现人生价值与梦想,为国家、社会减轻负担。

参加大赛的视频剪影
梦想不可能一蹴而就,为了更好地实现目标,朱林在学校创新创业学院的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深入的自我剖析与环境评估,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身职业素养。为了更有效地实现公益创业目标,在学校创业老师的推荐下,每个假期朱林都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在参与家乡齐齐哈尔市龙江县玉玺剪纸书画培训学校学习与实践中,向王玉玺老师讨教公益创业的运行模式,掌握了企业开展集中研创、订单营销的营销策略,提升集中培训、分散加工的管理技能。在不断实践与探索中,她更加坚定了公益梦。

跟王玉玺老师学习剪纸技艺
目前,朱林就职于哈尔滨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公司客服工作以及公司产品服务的APP平台运营,平凡的工作让她充实和满足,她正在一步步丰富积累自己的阅历,朝着梦想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