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黑龙江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首批黑龙江学分银行转换规则评审结果的公示》。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食品智能加工技术、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三个专业通过了专家评审,获评A类一项、B类两项,成为黑龙江学分银行首批认定转换规则的专业。
学分银行是指借鉴银行的功能和特点,为学习者开设账户,该账户相当于一份电子版的终身学习档案,将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学习成果像零钱一样存储起来,当达到一定标准之后,能兑换相应的学分或学历(非学历)证书,而认证这些学习成果需有科学的标准,以便转换成学分的形式存储起来,这就需要制定转换规则。
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工作规程(试行)》任务部署,加快推进黑龙江学分银行建设,积极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黑龙江省学分银行建设工作于2022年3月启动。依托省级高水平高职专业和自主申报,首批共55 个专业参与研究制定从非学历证书成果到校内学历课程的转换规则。经过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转换规则的修改,全省共评审出A类专业12个、B类专业16个、C类专业26个,成为我省学分银行首批认定转换规则的专业。
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标准的研制是学分银行制度构建的基础与核心,对打破各级各类学习成果沟通壁垒,实现学历教育与诸多领域学习成果的融通具有重要意义。对我校本次通过评审的3个专业来说,学分银行建设最为直接的影响是将课程体系进行学分化,制定出各种学分模块,有利于专业进行灵活、个性化的课程设置。
下一步,学校将通过3个试点专业的带动,加快持续推进学分银行建设,将标准研发经验向更多领域、更深层次推广,推动学分银行内涵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为进一步创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动力,更为终身教育体系的全面构建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