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服务北大荒集团经济发展,全面了解垦区现代化智慧农业生产技术和多种经营模式、新媒体营销及品牌建设情况,调研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对经贸类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跟踪服务高素质农民培训项目,学习友谊农场在助力北大荒集团“二次创业”新征程中的创新做法,探寻学院专业服务国家乡村振兴和北大荒集团“二次创业”的契合点,7月27日,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王超一行10人组成参观调研组,在友谊农场党群工作部和友谊分公司农业部相关人员的陪同下,到友谊农场、分公司参观了智能化育秧中心、黑土保护实验基地、数字农业沉浸式体验馆、党建示范点和万亩良田高标准水稻示范田。
在智能化育秧基地,王超一行实地查看了先进的智能育秧系统,该系统通过电脑软件控制、智能化设备和数字化管理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气温、湿度和土壤状况等环境参数,实现了对作物生长的精确管理和作业优化。通过自动化摆盘作业,参观调研组的老师们直观感受了智慧物流为智慧农业赋能加速,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随后,王超一行在黑土保护实验基地深刻体会到保护黑土耕地,守住大国粮仓的重要意义。在数字农业沉浸式体验馆了解了友谊农场、分公司现代数字农业的发展情况,包括农业物联网、精准农业、智能温室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展馆以全息影像、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数字技术及多元化显像设备,让老师们沉浸式地体验了智慧农业的独特魅力,也为“双高”专业群实训室建设向智慧化转型升级提供了参考范式。
参观调研组在党建示范点和万亩良田高标准水稻示范田了解了示范点在党建引领下创新性地开展模拟股份制经营,充分体现了党建工作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老师们认为,智慧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友谊农场、分公司的经营管理模式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通过科技和市场的力量,实现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品牌化。
参观调研组此行不断地接触各种先进的农业技术、多种经营管理方法,通过学习和调研,深入了解了友谊农场、分公司现代化智慧农业生产技术和多种经营管理的实际应用及效果。经济管理学院将在农产品数字营销、农产品包装设计、农耕文化传播等领域为友谊农场、分公司提供服务,助力国家乡村振兴和北大荒集团“二次创业”。



(撰稿人:曲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