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单项选择题
1.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答案】C.
【解析】中共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在总纲中确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指针。由此,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因此.正确答案是C。选项A。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选项B.中共二大确立了民主革命的纲领。选项D.中共八大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
A.毛泽东思想
B.科学发展观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邓小平理论
【答案】A
【解析】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因此,正确答案是A。选项B、C、D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的内容。
3.中共七大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理论上作出进一步阐述的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朱德
【答案】B
【解析】毛泽东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刘少奇代表党中央在党的七大上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理论上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因此,正确答案是B。
4.毛泽东明确向全党提出“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任务是在
A.《反对本本主义》
B.《(共产党人)发刊词》
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D.中共七大
【答案】C.
【解析】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他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因此.正确答案是C。选项A.初
步界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选项B.指出了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选项D。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5.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的两大理论成果是
A.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毛泽东思想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答案】A
【解析】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因此,正确答案
是A。
6.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的起点是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二大
C.党的十三大
D.党的十四大
【答案】A
【解析】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的起点。因此,正确答案是A。
7.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主题是
A.战争与革命
B.和平与发展
C.第三世界的兴起
D.社会主义阵营的壮大
【答案】A
【解析】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1914年帝国主义列强为争夺势力范围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因此,正确答案是A。
8.毛泽东思想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才最终走向成熟。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是在
A.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
C.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D.党的七大召开
【答案】C.
【解析】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党内一度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进行了斗争,从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因此,正确答案是C。选项A,是毛泽东思想的萌芽时期。选项B,是毛泽东思想继续发展时期。选项D,是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时期。1945年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科学评价的历史文献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D.《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答案】B
【解析】在邓小平的主持下,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这个评价对于统一党的认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得到了全党的拥护。因此,正确答案是B。选项A,邓小平在该文章中指出要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了准备。选项C,胡耀邦在该文章中指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选项D,是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阐明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和基本指导方针,是新时期加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10.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是
A.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B.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C.建立了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
D.建立了一个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
【答案】B
【解析】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毛泽东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任务,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道路。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党领导全国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任务。所以,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指出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因此,正确答案是B。
11.中国共产党把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最根本的原因是
A.毛泽东思想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B.毛泽东思想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C.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D.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答案】D
【解析】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任务,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道路,为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莫定了坚实的基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所确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奋斗方向、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指导着党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推向前进。因此,正确答案是D。选项A、B、C,是毛泽东思想优越性的体现.也是党把它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的原因,但非根本原因。
12.“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提出这个评价的是
A.邓小平 B.刘少奇
C.周恩来 D.朱德
【答案】A
【解析】毛泽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在晚年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确犯有严重错误,但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将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同经过长期历史检验形成的科学理论——毛泽东思想区别开来,为我们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指明了方向。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因此,正确答案是A。
13.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是
A.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
B.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
D.时代主题的转换
【答案】D
【解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不断发展。国际形势和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动.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时代主题,这为我国一心一意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借鉴和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提供了良好机遇。时代主题的转换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因此,正确答案是D。选项A和B,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和现实根据。选项C,是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
14.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是在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答案】D
【解析】为了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1997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了“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1999年又载入宪法。因此,正确答案是D。
15.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
A.深刻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B.鲜明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
C.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
【答案】D
【解析】。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因此,正确答案是D。选项A,邓小平于1992年初在南方谈话中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选项B,1979年3月,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首次提出四项基本原则。选项C.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6.邓小平理论在中共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
A.开始形成和发展的标志
B.形成主题
C.构成轮廓
D.形成体系
【答案】C.
【解析】1987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概括了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方面提出的一系列科学理论和观点,这些科学理论和观点构成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因此,正确答案是C。
17.新时期解放思想的关键是抓住
A.什么是中国革命.怎样进行中国革命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什么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怎样进行中国的
第二次革命
D.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答案】B
【解析】尽管现在国内外的形势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但是邓小平理论为我们确立的基本思想对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然有着现实的和长远的指导意义。今天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一定要明确“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深人领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进一步解放思想。因此.正确答案是B。
18.邓小平理论是
A.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B.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C.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
合的产物
D.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
的产物
【答案】C.
【解析】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这一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正确答案是C。
19.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两者之间是
A.继承和发展关系 B.替代关系
C.继承关系 D.发展关系
【答案】A
【解析】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对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正确答案是A。
20.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A.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B.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
C.中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
历史经验
D.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答案】D
【解析】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正确答案是D。选项A,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思想基础。选项B.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选项C,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依据。
21.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什么是改革开放.如何推进改革开放
【答案】B
【解析】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其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围绕这个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基本观点.并已被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因此.正确答案是B。选项A,是科学发展观回答的问题。选项C.是“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回答的问题。选项D.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基本问题。
22.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本质是
A.坚持与时俱进 B.执政为民
C.坚持党的先进性 D.发展生产力
【答案】B
【解析】2002年11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因此,正确答案是B。选项A,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选项C,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选项D.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
2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在党的
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七大
【答案】C.
【解析】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进了党章。因此,正确答案是C。选项A,党的十四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选项B,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选项D,党的十七大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
24.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执政为民
D.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
【答案】A
【解析】2002年11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因此,正确答案是A。选项B,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选项C,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选项D,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2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B.党建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C.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
D.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变化
【答案】B
【解析】中国共产党要从新的实际出发,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自身的建设。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因此,正确答案是B。选项A.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选项C.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选项D.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6.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在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执政为民 D.坚持马克思主义
【答案】B
【解析】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于坚持党的先进性。能否始终坚持党的先进性,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正确答案是B。
2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
A.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的
B.党的历史地位的基础上提出的
C.当今国际形势后提出的
D.当代中国发展变化和党的自身变化后提出的
【答案】A
【解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形势和党内的情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党的自身状况都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因此。正确答案是A。
2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
A.科学判断党的历史地位
B.当代世界的“新变化”
C.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
D.国情与党情的新变化
【答案】B
【解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形势和党内的情况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挫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深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因此,正确答案是B。
2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正式提出是在
A.19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
B.1997年党的十五大
C.2000年江泽民南方谈话
D. 2002年党的十六大
【答案】C.
【解析】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第一次提出了“三个代表”的要求。因此,正确答案是C。选项A,1989年6月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之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进行了艰苦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选项B,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总结了我国改革和建设的新经验,把邓小平理论
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选项D,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进了党章。
3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是在
A .2000年江泽民在广东视察工作时阐述的
B.2001年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阐述的
C.2002年江泽民在“5·31”讲话中阐述的
D. 200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阐述的
【答案】B
【解析】2001年7月,江泽民在纪念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正确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问题。因此,正确答案是B。
31.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理论创新成果的最高概括是
A.“三个代表” B.依法治国
C.以德治国 D.科教兴国
【答案】A
【解析】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之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进行了艰苦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在继承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的理解,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因此,正确答案是A。
3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C.“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D.什么是社会和谐,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答案】B
【解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继承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因此,正确答案是B。选项A,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继邓小平理论后进一步回答的问题。选项C.是科学发展观回答的问题。选项D,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
33.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
A.先进政党 B.先进阶层
C.先进阶段 D.人民群众
【答案】D
【解析】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人民群众则是创造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因此,正确答案是D。
3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关系是 。
A.坚持与继承
B.创新与发展
C.在坚持中发展
D.坚持、继承,又是创新、发展
【答案】D
【解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因此,正确答案是D。
35.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答案】C.
【解析】在即将进入21世纪的时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提出了推进理论创新的新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因此,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确答案是C。选项A,毛泽东思想是形成于20世纪前中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选项B,邓小平理论是形成于20世纪末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选项D,是形成于2l世纪的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思想。
36.科学发展观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A.十六届三中全会 B.十三届四中全会
C.十五届六中全会 D.十五届四中全会
【答案】A
【解析】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党的文件第一次提到科学发展观。因此,正确答案是A。
37.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A.公平 B.正义
C.发展 D.协调
【答案】C.
【解析】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后,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因此,正确答案是C。选项A、B'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选项D,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38.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A.以人为本
B.发展
C.公平
11.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答案】D
【解析】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发展;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可持续,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因此。正确答案是D。选项A.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选项B,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选项C.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
39.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
【答案】D
【解析】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坚持统筹兼顾,就是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因此,正确答案是D。选项A,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选项B,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选项C.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40.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以人为本
B.可持续发展
C.提高经济效益
D.促进经济、社会、人的全面、协调发展
【答案】A
【解析】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因此,正确答案是A。
多项选择题
1.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
结合,这里的具体实际是指
A.中国实践 B.中国文化
C中国人口 D.中国历史
【答案】ABD
【解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一步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因此,正确答案是ABD。
2.以下关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文化的结合
B.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将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C.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D.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为了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
【答案】ABCD
【解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一步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实践中去,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
体化.从而用“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的具体行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并用这些理论为指导,解决我们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遇到的具体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也就是毛泽东强调的要使马克思主义“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因此.正确答案是ABCD。
3.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体现和包含了
A.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
B.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
C.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D.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答案】ABCD
【解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同时又把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因此,正确答案是ABCD。
4.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们都
A.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B.反映了近代中国的时代要求
C.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
D.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答案】AD
【解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的成果。它们虽然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但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悬想是一脉相承的,都体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时也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实践经验的总结。因此,正确答案是AD。选项B、C,体现的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答案】BCD
【解析】党酣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指导。因此,正确答案是BCD。
6.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经历的阶段包括
A.大革命时期萌芽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形成
C.遵义会议后至抗日战争时期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
D.在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继续得到发展
【答案】ABCD
【解析】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过程,同时也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萌芽阶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初步结合;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形成阶段,毛泽东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遵义会议后至抗日战
争时期的成熟阶段,毛泽东系统地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形成了系统的哲学思想、军事思想、统一战线思想和党的建设思想;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的继续发展阶段,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因此,正确答案是ABCD。
7.毛泽东思想是
A.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B.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C.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D.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答案】ABCD
【解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
展起来的。因此,正确答案是ABCD。
8.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概括的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
A.独立自主 B.实事求是
C.群众路线 D.调查研究
【答案】ABC
【解析】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群众路线,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形成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独立自主.就是坚持独立思考,走
自己的路。因此,正确答案是ABC。选项D.调查研究是实事求是的具体内容之一。
9.毛泽东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观点有
A.实行政治和经济的统一
B.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D.知识分子需要和工农群众相结合
【答案】ABCD
【解析】毛泽东在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方面提出过许多重要思想,具体包括: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要实行政治和经济的统一、政治和技术的统一、又红又专的方针;关于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方针;关于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知识分子要同工农相结合,通过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进行社会实践和工作实践,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的思想等。因此,正确答案是ABCD。
10.毛泽东思想中有关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主要观点有
A.同资产阶级结成统一战线时要保持无产阶级的独立性
B.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C.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
D.中国资产阶级分为大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
【答案】ABCD
【解析】毛泽东创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其主要观点有:认为中国资产阶级分为两个部分:依附于帝国主义的大资产阶级和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的民族资产阶级,提出了在同资产阶级结成统一战线时,要保持无产阶级的独立性,实行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认为由于中国没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中国的武装斗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通过建立农村根据地,进行长期的革命斗争,发展和壮大革命力量。因此.正确答案是ABCD。
11.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是
A统一战线 B.武装斗争
C.党的建设 D.实事求是
【答案】AB
【解析】毛泽东曾指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加上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的法宝。因此,正确答案是AB。选项C.是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选项D,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之一。
12.建国前夕,为了继续保持党的先进性,加强党的建设,毛泽东提出的重要思想有
A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B.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C.务必继续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D.务必继续保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答案】AB
【解析】建国前夕和建国以后,鉴于我们党成为领导全党政权的党,毛泽东多次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因此,正确答案是AB。选项C、D,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的基本内容。
13.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背景和依据包括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B.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
C.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D.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
【答案】ACD
【解析】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这一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正确答案是ACD。选项B,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14.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三个阶段是
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是邓小平理论的初步形成阶段
B. 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阶段
C.1987年党的十三大到邓小平南方讲话和1992年党的十四大是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并形成理论体系阶段
D. 1987年党的十三大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是邓小平理论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并走向成熟的
阶段
【答案】ABC
【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上来的战略决策,到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阶段是邓小平理论的初步形成阶段。选项A正确。党的十二大以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全面展开,1987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等一系列科学理论和观点,形成了邓小平理论的轮廓。这一阶段是邓小平理论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的阶段。选项B正确。1992年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了新阶段。1992年党的十四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做了系统概括。这一阶段是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并形成理论体系的阶段。选项C正确。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了“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并把它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选项D不正确。因此,正确答案是ABC。
15.下列属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论述的主要观点的是
A.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B.发展才是硬道理
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D.要“坚持两手抓,丽手都要硬”
【答案】ABCD
【解析】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从理论上深刻地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了新阶段。邓小平指出,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因此,正确答案是ABCD。
16.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基本轮廓的形成时期。这个阶段提出的观点有
A.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D.社会主义本质论
【答案】ABC
【解析】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选项A正确。1987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选项B和C正确。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这属于邓小平理论成熟时期的思想。选项D不符合题目要求。因此,正确答案是ABC。
17.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的重大贡献有
A.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提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计划和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C.明确概括和全面阐述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D.第一次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的概括
【答案】ABCD
【解析】1987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概括了邓小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方面提出的一系列科学理论和观点,这些理论和观点构成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和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因此,正确答案是ABCD。
18.党的十五大的主要贡献有
A.首次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之一
B.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C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首次提出了分“三步走”的战略
【答案】AB
【解析】为了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1997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了“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了党章,选项A正确。党的十五大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要求,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选项B正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是在党的十三大上提出的。选项C和D不正确。因此,正确答案是AB。
19.2002年5月江泽民指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
A立党之本 B执政之基
C利益之根 D.力量之源
【答案】ABD
【解析】2002年5月,江泽民指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因此,正确答案是ABD。
20.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A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B.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C.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D.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答案】ABCD
【解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因此,正确答案是ABCD。
2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
A.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B.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C.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
点、新论断
D.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答案】ABCD
【解析】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党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的理解,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思想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
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新的实践,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因此,正确答案是.ABCD。
22.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是
A.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
【答案】ABC
【解析】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因此,正确答案是ABC。选项D,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的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23.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
A.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要求
C.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D.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答案】ABCD
【解析】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因此.正确答案是ABCD。
24.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
A.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B.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C.推进社会不断进步
D.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答案】ABCD
【解析】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因此,正确答案是ABCD。
25.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
A.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
B.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C.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
D.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答案】ACD
【解析】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此.正确答案是ACD。
26.“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这是因为
A.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
B.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基础条件
C.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答案】ACD
【解析】“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选项A正确。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保证。选项B不正确。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
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选项C和D正确。因此,正确答案是ACD。
27.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
A.经济建设 B政治建设
C.文化建设 D.社会建设
【答案】ABCD
【解析】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因此,正确答案是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