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
1、配合理论教学和为了更好地增强理论教学的实效,有意识、有目的地安排体现理论运用的实践教学活动,避免学生脱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而空谈,使其学习不是仅仅停留在单纯的“知”的层面和环节上,力争通过实践来实现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方面的“知”与“行”的一致。
2、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大学生对人文社会科学方面问题的重视和兴趣,丰富自己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完善学生的理论知识结构,从而实现在保持《概论》课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功能的同时,进一步发挥其人文教育的功能。
3、发挥《概论》在我院大学生理论素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在推动学生的思想理论素质的同时,还要利用实践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有计划地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等。
4、着眼于《概论》课要帮助学生作好走向社会的思想认识上的准备,在有针对性地解决某些有必要认识的解决、而又是进有课堂教学所无法解决或很好解决的特殊社会问题时,即有必要安排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完成这类教学任务。
二、实践教学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推行因材施教,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
2、加大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力度。
3、注重《概论》实践教学的整体优化,使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教学活动形成统一整体。
4、课外实践教学原则上利用周末、节假日和寒暑假等。
三、实践教学实施途径
实践教学重要是通过课内实践环节、校园实践环节和校外实践环节三个途径实现:
1、课内实践就是结合教学实际在课内直接安排学生开展讨论、辩论、案例分析、演讲、观看爱国电影及反映大学生活的影视等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校内实践教学主要是以劳动周、主题读书、撰写课程论文、手抄报比赛等方式进行的有效利用校内实践资源的实践考核方式。
3、课外社会实践就是指导和安排大学生利用周末和节假日“走出去”开展校外社会实践调查,并上交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四、实践教学及课时分配
实践教学主题 实践形式 教学安排 学时
寒假社会实践调查 学生畅谈 课外实践 2
学习伟人精神 观看影视 课内实践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演讲比赛 课内实践 2
弘扬北大荒精神 参观北大荒博物馆 课外实践 2
唱红歌 红歌比赛 .课外实践体验.. 2
家乡变化 小组调查 课外实践 2
寒假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活动将围绕四个主题展开,
A、十一五期间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取得的成就。
B、“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点问题,包括农村状况、农民生活状况等;每位同学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其中一个调研主题展开实践调查。
C、垦区的同学可以对北大荒精神的传承、垦区大农业和企业的发展等问题进行实践调查(其他同学也可以到垦区参加实践)。
D、当前国内外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如民生问题、食品安全问题、财富分配问题、气候问题、节能减排问题、大国关系问题等,每位同学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其中一个调研主题展开实践调查。
F、展望十二五规划的前景。
主题演讲
a、演讲内容:以所学课程的任一角度为演讲内容,自拟题目,联系当今社会生活实际和大学生成长实际谈学习体会。
b、演讲时间:三分钟。演讲须脱稿进行。
c、演讲方式:课前5分钟、课堂专门演讲二次。
主题讨论
课堂讨论要求学生在大量参考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所学观点通过比较、分析和思考,学会客观、全面地解析问题,通过交流讨论,增添了学生的胆识,增强了自信,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
组织学生演唱“红色歌曲”
本学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全班课堂教学为活动平台,让大学生选唱革命歌曲的“红歌会”,在歌声中领悟和感受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以及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增强对党的热爱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最实用、最适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四人一小组,根据所给材料运用所学观点进行案例分析,形成案例分析报告,要求字数在2000字左右。充分锻炼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电影活动课
结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教学进度,在课内组织电影活动课。我们可以安排一些有时代性、经典性的影片,组织学生观看,并要求学生必须写一篇观后感。通过观看影片,使书本上的抽象理论与中国鲜活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及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生动性、感染力,从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五、几点要求
1、每位任课教师在实践教学大纲的原则规定下,可根据自己的教学安排及各教学专业班级的个性差异,进行灵活安排,
2、准确评价学生的实践学习成果,评定成绩,按照考核方案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