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叶飘香五月五,浓情端午共安康。在端午佳节即将到来之际,马克思主义学院宋欢老师为学生们带来了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赴东北烈士纪念馆开展实践教学。
东北烈士纪念馆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和国际二战博物馆协会成员单位,馆中展出文物、图片和资料1000余件,是一部史诗般的东北革命文库。2009年9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黑龙江调研期间,专程来馆参观并向无名烈士塑像敬献花篮。
宋老师以端午节的起源进行导课,指出遭谗被逐于沅湘的屈原听闻楚国国都被秦人所破,心生悲凉,于五月初五日自投汨罗江,与国同殇。楚国百姓闻之悲痛不已,纷纷来到汨罗江边凭吊,有渔夫划船至江中欲打捞诗人真身,并以饭团、鸡蛋等食物投入江水,希望水下之鱼虾饱腹而不食诗人之肉身。所以端午节也代表了人们对爱国忠贞之士的爱戴和纪念,我们今天也要以这种独特的形式对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烈士英雄们进行纪念。
宋欢老师结合展馆中赵尚志的手枪、赵一曼领导哈尔滨电车工人大罢工时的电车等实物,为同学们讲述了赵尚志将军当年东北地区组织和从事反帝反军阀的革命活动。以及东北抗联战士李敏在党和国家的关怀和支持下,找到赵尚志将军头骨的故事,在场的同学无不纷纷落泪,感慨东北抗联将士的英勇事迹,更要珍惜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如今的盛世。讲述了赵一曼烈士的抗战经历已经被捕后所遭受的非人的折磨,听到赵一曼烈士留给儿子的遗书,大家纷纷泪目“这是怎样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革命意志,才能舍得离开自己的孩子,选择为党和民族牺牲一切啊?” 22级护理1班刘佳琦表示:这些东北抗联英雄为实现国家独立,秉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忠贞报国、勇赴国难,新时代的我们也要继承和发扬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勇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和职责,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22级环艺2班郑海旭表示:愿以吾辈之青春,护卫盛世之中华,愿山河无恙,祖国永远繁荣富强!
宋老师强调: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气贯长虹的英雄史诗,是中华民族伟大抗战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和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充分认识其“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我们要将东北抗联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精神价值追求的有机结合,使之成为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