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
首页|部门概况|教学成果|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新闻动态|北大荒精神教育|资料下载
普法协会开展社团活动 11-27
挥手别秋遇见冬 11-17
敬夕社开展“孝老敬老我... 11-17
全国消防安全教育 ——普... 11-11
我校入选以革命文物为主... 11-11
更多>> 
 
新闻动态
马克思主义学院推进“课堂革命”提升思政课育人成效
2024-03-21 11:07 殷培凤 

推进“课堂革命”,不仅仅是教育部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具体举措,也是高职院校推进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贯彻习近平总书记“3.18”讲话对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的“八个相统一”的要求,从教育理念、教学组织、教学手段、教学评价、教学方式等方面入手,坚持以建设好“第一课堂”为主线,打造好“第二课堂”为载体,利用好“第三课堂”为推手,构建立体化课堂教学体系,持续推进思政课“课堂革命”,提升思政育人成效,努力打造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思政课。

一、建设好“第一课堂”,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战场、主阵地,是立德树人的主渠道,只有课堂进行了革命,教育才能真正革新。思政课改变传统的以知识传输为的教学,落实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通过在线学习通平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施线上线下相合、理论探讨与实践体验相结合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主题讨论、抢答、问卷、投票、测验等线上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课堂教学的参与度。

通过课前实施和小组专题实施两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课前利用5分钟分享“我最喜欢的习语金句”、讲北大荒故事、播报新闻等,小组专题实践结合理论教学内容设定主题,如“我心目中的马克思”、“青年习近平的成长故事”、“青年眼中的中国式现代化”、“如果你是‘一带一路’的参与者,你会如何开展合作?”等题目激发学生开展自主性、探究性学习,学生收集资料、制作PPT或微视频,最后由小组代表汇报展示,培养学生主动学习锻炼了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与动手实践的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打造好”第二课堂“,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注重理论知识拓展深化,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开展课外校内理论研学活动。目前,马院教师共指导理论社团9个,包括普法社团、学生模拟政协协会、敬夕社、知行社北大荒精神学习社、“初心”马克思主义理论研学社等,指导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定期组织召开社团活动,包括学法普法、孝老敬老、模拟政协提案、宣讲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等,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分享的品格,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与把握。

三、利用好“第三课堂”,提升思政育人实效

马克思主义学院充分利用校外的东北烈士纪念馆、731遗址陈列馆、北大荒博物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常态化的参观学习,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师生共同追寻历史遗迹、探寻历史脉络,让学生在真切感悟中体会理论和真理。

利用寒暑假布置社会实践活动如新农村建设社会调研、社区志愿者活动、勤工俭学、红色文化宣讲等,将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打造“行走的思政课”,提高学生利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构建的三个课堂,拓展了课后、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学习场域,在坚持教师的主导性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最大效度地发挥了思政课的育人功效。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

地址:哈尔滨市利民开发区学院路660号  联系电话:0451-88127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