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下午,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下简称马院)在刚建成的北大荒精神及文旅创研修中心,举行了江北、宾西两校区“新生开学第一课”集体备课会。就如何给2024级新生上好《思想道德与法治》的第一课,进行集体研讨。学院副院长聂爱林、督导办主任王超参加了集体备课会,两校区马院专兼职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马院院长杜兰花主持。
马院教研室主任宋欢首先进行分享,认为应从“站在哪、走向哪、怎么办”三个方面,向新生讲明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新时代,如何做一名时代新人,怎样学好新知识。马院副院长迟姗姗,王硕、孟辉、徐本岩、戈娇、王诗蕊等思政课专、兼职教师从各自的实践教学中畅谈了如何上好“开学第一课”。
与会思政课教师认为,思政课不是水课,不是高大上的课,而是一门真正启迪学生心智,立德树人的课程,一门对他今后发展至关重要的课程。但面对00后的新生,如何讲授才能让他们真正明白其中的人生哲理?真正让思政课走进内心,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家认为,可以提前介入,通过与导员沟通,通过调查问卷,了解授课对象的思想状态;授课时可以从社会热点——如巴黎奥运会、巴黎残奥会选手的故事以及与爱国主义有关的热门影视歌曲入手,增加学生的关注度,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同时,讲思政课要将高大上的理论讲成身边的故事。用他们这一代人喜闻乐见的语言和方式,从身边的典型案例入手,结合黑龙江垦区特色,传承和弘扬北大荒精神,讲好北大荒故事,让学生觉得思政课讲的内容看得见摸得到学得着。
听完大家的发言,王超主任说,集体备课会这种形式非常有益,马院做得非常好,非常实。通过讲好开学第一课,让新生喜欢这门课,明白这门课终身受益是很重要的。如何让课堂内容打动他,与他产生共鸣?课前,要充分调研,可以用调查问卷、“时光胶囊”等方式,摸清学生的思想动态;课中,要敢于打破场地、固有流程的界限,勇于课堂革命,让思政课与众不同。同时,思政课也可以尝试给出几个关键词,由学生根据具体要求来讲解,从而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吸收。
聂爱林副院长提出,针对有同学对思政课的认识有误区,思政课老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思政教师可以用独特的方式来呈现,先声夺人,引发学生关注、重视思政课;其次,要从小切口入手,清晰准确地传递给学生学习思政课所要达到的目的,明确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不仅与个人的命运相关,也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再次,我们还应考虑在思政课堂上,如何把知识转化为智慧、把信息转化为信念,通过运用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将思政课上的有声有色。
杜兰花最后做了总结发言,她要求每位思政课教师要以此次集体备课会为契机,将领导的指导融入教学当中,创新教学模式,因材施教;通过红色剧本沙盘、北大荒精神研修基地等新的教学资源,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这门课,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