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岛第一天
1958年4月7日凌晨,六军的60多名转业官兵乘两台大卡车从密山出发,整整走了4天,终于驶进了雁窝岛,到达八五三农场四分场场部。
汽车在分场场部刚停下,就见从一栋矮小的草棚里钻出几个穿黄棉衣的人奔过来,热情地同他们一一握手问好,并让他们到伙房那边去休息,等候开饭。新来的官兵不用猜,这几个人就是先来的老铁兵。
这些新来的官兵又累又困,看到伙房不远处有一片榛柴林地势较高,是休息的好地方。就把行李一放,拽了几把干草往地上一铺,身子一歪,背包做枕头、棉衣盖上身,很快就睡着了。
正当大家睡得迷迷糊糊的时候,突然有人喊道:“开会啦!”军人的素质让大家一跃而起。会议就地举行,讲话的是四分场场长张金海。他在部队是少校。看上去40开外,穿一身破旧的黄棉衣,腰上扎了一根草绳。他讲话很风趣,也很有煽动力。大意是,同志们的旅途艰辛他知道,本想让大家在分场场部休息两天,可是,现在有暂时克服不了的困难。这儿只有两栋草房,一栋放口粮、做食堂,另一栋住人,已经挤得大家睡觉都翻不过身来了。一下子来了60多人,没地方住了。惟一的办法,就是马上组建第三生产队,当天把马架子搭起来住进去,然后才能甩开膀子干工作。他说:“今天,绝不是无情无义地赶你们走,请大家谅解。”最后,他用右手朝东北方向一指,说:“同志们,三队就在那个树林子里,出发!”
这个会,开得很干脆,只用了15分钟。会议一结束,新来的官兵立刻整装出发了。
据目测,从分场场部去三队,最远不超过两公里。对20多岁的军人来说,这不算什么,脚一伸就到了。大家说着、笑着、走着,情绪非常好。可是,还未走多远,前面就传来消息,说是碰到了大水线,约有四五百米宽,而且水挺深,就是穿高筒水靴也过不去。这消息让大家纷纷想方设法找水浅的地方。其实,走在最前边的人早已组成了探测小分队,兵分两路寻找可走之路。很快又有了消息:水线太长,北面是茫茫的沼泽地,南面好像和遥远的完达山连在了一起,这儿已是最浅的地方了。面对一层薄冰盖着的水线,大家都发起愣来。在这关键时刻,有人说话了:“车到山前必有路,愣什么?过!”话不多,一下子就把大家的劲儿鼓动起来了。大家脱了鞋、脱了裤子,背着行李、头顶衣服、手拄棍子,以散兵队形“漂洋过海”。4月的冰水,冷如针刺,刚下水就被冻得嘴皮发紫,浑身哆嗦,然而大家还是有说有笑。
到了三队,从树林子旁边的马架子里钻出来几个人迎接他们,其中还有两个女青年,一身老百姓打扮,后来才知道,她俩一个是材料员老魏的家属,名叫蒋家英;另一个是统计员老涂的家属,名叫彭家秀。
到三队的第一件事,就是马上支马架子、砌锅台。新任队长李树春交给几个人的任务是割草。他们立即去找材料员老魏领镰刀,老魏和气地说:“对不起,没有,不是不给你们,我新上任,现在两手空空呀!”“把你家的借给我们用用也行。”他家也没有,他盖马架子还是借小彭家的。他们转身去找小彭,她很大方地借给了大家。人们接过镰刀一看,原来是把生锈缺牙的破镰刀,弄得他们哭笑不得。小彭连忙解释说:“你们不要嫌它破,没有它,马架子就很难盖起来,我还怕你们弄坏了哩。它是我们从密山带到八五二农场,又从八五二带到八五三农场的,几次搬家,走到哪儿把它带到哪儿。这儿方圆百里没有商店,有钱也难买呀!”
晚饭,实际是午饭,就已经在马架子里吃了,高粱米饭、白菜汤,饥不择食,吃起来还真香啊。
天黑了,没有灯,马架子里不敢点灯,也没人想点灯,因为又累又困,只想睡觉。躺在榛柴条子和羊草铺成的床上,感觉轻软、舒服。起初还能听见伙伴们的拍打蚊子声、谈话声、口琴声、笑声,不知在什么时候,都进入甜蜜的梦乡了。
马场长三顾烘炉
1961年初夏,八五三农场的农作物长势喜人。农场场长马继常高兴之时已在考虑麦收、秋收工作了。农场派出的采购人员奔往全国各地购买镰刀,都因没货而返,现有的刀具很难完成两季的收割任务,马继常十分焦急。
5月的一天,马继常偶然听说雁窝岛有一位叫刘永春的会打镰刀,立刻去找刘铁匠。
吉普车驶进雁窝岛,很远就听到了叮当、叮当有节奏的打铁声,他将车停在一栋木房边,下车巡视了一下周围的柴草垛,念叨着:这就是烘炉?刘铁匠见从小车里下来一个人,便停下手里的活打量来人,马场长先开了口,问:“铁匠在吗?”刘铁匠答:“我就是。”
“你是……”刘铁匠问。
司机跑上前介绍:“他就是咱们农场的马场长。”
马场长自我介绍说:“我叫马继常。”又问道:“今年多大年纪了?”
“俺57岁了。”
“好身体呀!我还得叫你刘大爷呢。”
刘铁匠13岁开始学徒,40多年的铁匠生涯,使他练就了一手好功夫。一谈本行,刘铁匠的话匣子就打开了,自我介绍说会打镰刀、菜刀、剪刀。马继常说:“你能给我打一把镰刀、一把菜刀做样品吗?”刘铁匠毫不犹豫地说:“可以。”
第三天上午,马继常又来到烘炉。他拿起刘铁匠专为他打的镰刀,小心翼翼地用手指肚试试刀刃,惊喜地说:“好锋利呀!”
“是用什么钢打的?”
刘铁匠说:“是炮弹皮。”
就这样,刘铁匠被调到了分场修配所,还给他送来两名徒弟小高和小于。几天以后,马继常又派人给刘铁匠捎来了几个炮弹皮。刘铁匠一边向徒弟们传授技艺,一边夜以继日地突击加工镰刀。
小高和小于都是20来岁的小青年,很好学,师徒配合得很好,一个白天可以打出20来把镰刀毛坯,师徒3人夜晚一起再细加工。
当时条件不好,缺粮少菜,有时还吃不饱,劳动又超负荷,师徒们干了一个月,瘦了许多,体力也有些不支。这事让马继常知道了,他大发脾气,对修配所的司务长说:“刘铁匠带着两个徒弟,为了突击打镰刀支援麦收,没日没夜地干,吃不饱,怎么能干这么重的体力活?”
随后,马继常又来到烘炉,他握着刘铁匠的手说:“刘大爷,我没做好工作,让你们辛苦了!”一听这话,性格坚强的刘铁匠不由得泪水在眼圈里来回打转。从此,师徒们干得更起劲了。北大荒的七八月份也很热,烘炉旁就更热了。为了多打镰刀支援麦收,师徒们忍受着高温,围着火炉加班加点地干。到麦收时共加工出成品镰刀近600把,有力地支持了麦收生产。
第一个小公民的诞生
1957年6月,雁窝岛上已经开出了大片耕地,但是,人手少播种不过来。于是,农场组织动员留在总场部的家属们进岛来参加播种。
包车组长杨民主的爱人黄桂英怀孕快到预产期了,大家劝她留在总场部,生了孩子后再去,但她收拾好行李坚持要和大家一起进岛。第二天中午,家属队伍到了老渡口。前面就是“大酱缸”,黄桂英由邹挺高和吴本兰两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护送乘船进岛。撑船的人小心翼翼,尽量使船平稳安全,生怕出什么意外。但还是出事了,途中小黄的肚子疼起来,一阵紧似一阵,疼得她脸色都变了。幸好到了老牛圈,那里还留着一个前不久拉陷车时搭起的临时草棚。两个小伙子把小黄安排到棚里的草铺上。怎么接生呢?两个小伙子既不懂医术,又是这么个条件,急得在草棚门口团团转。忽然,听见“哇,哇!”婴儿的啼哭声,孩子已经落地了。他们俩赶紧打开小黄的箱子,找到了棉花纱布,可是没有剪刀,小伙子赶紧拿出身上的小裁纸刀,俩人当了临时的“接生婆”,忙活了好一阵,总算顺利,母女平安。
小黄的丈夫和岛上的几个同志赶来,大家看着这个女婴都争着给她起名:小红、小英、小兰,杨民主沉思了一会儿说:这是雁窝岛上出生的第一个小公民,那就叫小雁吧。
这一天是6月9日,她就是雁窝岛上诞生的第一个小公民杨小雁。
三支青霉素
1958年4月10日,廖先成从部队转业来到北大荒。廖先成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复转军人,在完达山西北麓的七里沁河畔又组成了一个新的战斗集体——八五三农场五分场三队(后改为红旗岭农场十队)。
廖先成在部队是军医,就担任了这个队的第一任卫生员。当时条件很艰苦,不但没有一间房屋,就连一顶帐篷也没有,他自己动手搭起一间马架子,这就是卫生所。他从部队带来一个红十字卫生包,里面装了一点儿常用药品、一支注射器和一个听诊器。他就是利用这些东西,开始履行自己的职责。
上任的第三天,一位女同志患了急性阑尾炎,如果条件好些,廖先成完全可以做这样的小手术,可现在却无能为力,只能送到医院去。职工医院在100公里以外,当时冰雪开始融化,行走十分困难。为了战友的生命,廖先成他们8个人轮换抬着担架,在泥泞的漂垡甸子中行走。中午时分,到了七里沁河边。原先用两根杨木搭的桥已经被水冲走,融化的冰雪水使河面涨到300多米宽。没有渡河工具,病人无法送走,惟一的办法是赶紧找到一些抗菌素。他们决定渡河去分场部取药。廖先成把病人托付给其他同志抬回去,他和明焕文脱掉棉衣,一起游过了寒冷刺骨的冰水河,下午两点多钟才到达分场场部,拿到了仅有的3支青霉素,这在当时可是救命的宝贝。廖先成他们顾不上吃饭就急忙往回返。
北大荒的4月,天黑得很早,刚走出几里地,天已是黄昏了。快进入树林时,突然发现3只黑熊挡在前面。第一次看见这么大的黑熊,心里不免有点紧张,又没有武器,他们只好绕道而行。天黑透了,没有一颗星星,很快就迷失了方向。他们凭着来时的印象走呀走呀,走出了树林,前面是一片水泡子,感觉方向不对,又返回树林,朝另一个方向走去,走了好几个小时,也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向。这时,廖先成和明焕文才发现自己的衣裤都湿了,又冷又饿,远处还不时传来狼的嚎叫声和野兽穿过树林的奔跑声。再走也是徒劳的,廖先成摸着黑拾了一些树枝,生起了一堆火,前面烤暖和了,背后衣服却结上了冰,此时,才真正体会到“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的滋味。他恨自己这个后勤兵,竟然会在林中迷路,本想尽快取到药急救病人,现在却耽误了时间。
东方渐渐发白了,能看清周围的东西。可是,他们仍然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明焕文对廖先成说:“你先走吧,若是能走出去,你找人再来接我。”他为什么不愿意走呢?廖先成低头一看,明焕文的两腿都冻肿了,这时廖先成才发现明焕文把他的衣服盖在了自己的腿上,而他却被冻坏了。廖先成不肯一个人走,他折了一根树枝,搀扶着明焕文走出树林。不久,他们看见了远处的一条河,高兴地大喊起来:“那就是我们游过的七里沁河!”到了下午一点多钟,遇见了出来找他们的同志,他们终于回到了家,用仅有的3支青霉素,保住了那位患阑尾炎同志的生命。
事情已经过去20多年了。当年,廖先成迷失方向的地方,森林仍然郁郁葱葱,沼泽地已经变成万亩良田;他们游过的七里沁河,已经架起了钢筋水泥大桥;三层楼房的职工医院已经建成,人们再也不会因患病而担忧了。(文章来源: 北大荒网 作者: 张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