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衬衫配团徽、教材配上小红本,学院第四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暨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的全体学员,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本期课业学习中。

理论学习厚植家国情怀。本期培训邀请思政部宋欢老师、赵华老师分别为学员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责任与使命》等理论讲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开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征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提出、时代特征及意义等内容展开理论学习,厚植爱国情怀,坚定民族自信。



参观校史馆了解学院发展历程。学员们分批分次到学院校史馆参观,王秀丽老师结合展馆照片,向学员们讲解学院从曾经的三校合一到今天的飞速发展历程,“百日搬迁工程”、“迎着太阳走”迎评晚会等重要事件尤其让学员们动容,从这些故事的背后,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更加形象地解读了“励志 笃学 德厚 技强”的优良校训。


观看教育影片领悟“为人民服务”真谛。全体学员以小组为单位在育才楼403室及三座公寓自修室同时观看教育影片《天渠》,电影主要讲述“全国道德模范”、“2017年感动中国先进人物”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草王坝子村党支部书记黄大发,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战天地、斗贫穷,历时三十余载,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凿出一条9400米的“生命渠”,结束千百年来该地“滴水贵如油”的历史,将全村脱去贫困的帽子,共同富裕奔小康的先进事迹。全体学员纷纷表示通过观看本片,在思想认识、精神境界、理论素养、理想信念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更加明确身为团学干部,时刻以“服务”为工作准则,做好全院师生的学习、生活助手。

小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团学干部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的讨论,各组围绕这一主题确定小组实践项目,并采取集中学习、记笔记、写小论文等方式,培养小组团队合作意识。



项目实践锻炼团学干部综合能力。本期培训班的授课期间,学员也积极加入到学院的迎新队伍,在志愿者队伍中、公寓巡查员中、军训服务亭里,学员们秉着为新生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团学干部的组织性和先进性。



截止至发稿日,学院第四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暨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的学习内容已全部完成,历时20天的学习,使本期学员从政治理论到实践能力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与锻炼,期待大家在结业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并把在培训班所学所获应用于未来的各项学习、工作当中,时刻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坚定信念和学生骨干的综合素质为标准,用实际行动展示出新时代新青年的青春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