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教育分院 常青
当代大学生经常被学习、情感和社会问题困扰,不能解脱。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非常需要对其进行心理疏通,提供解决的办法。这样谈话就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方式,如何运用好谈话技巧采取合适的谈话方式,打开学生的心扉,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辅导员对学生进行谈心的过程中,要实现把握和引导,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落差,指引学生更好地成长。辅导员要精心设计谈心的整体框架和方式方法,全面把握问题,注重解决问题,以期收获积极的效果。
一、明确谈话目的。从谈话对象来分,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因必须掌握工作情况而找学生谈话;第二种是因学生有倾诉愿望而与学生谈话;第三种是因学生出现了或消极的事件与情绪而找学生谈话。但现在大多是老师找学生谈话。那么作为谈话主体,辅导员老师就应该先要明确谈话目的,提前做好谈话的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谈话前要确定在哪里谈,怎样谈,如何循序渐进地谈,抓住问题的本质和最终目的,制定疏导问题的方案,提升谈心效果。辅导员与学生进行谈心时,必须要使学生产生倾诉的愿望,打开学生的对话状态。辅导员要事先根据谈心的主题确定基本的谈心提纲,并针对谈心对象已发生、正在发生或可能发生的问题做好预测和应对。怎样谈,谈什么,要达到怎样的效果,紧密围绕谈心的主题去设计内容,保证谈心的可控制性和整体性,防止中途跑题。在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之后,涉及隐私的话题要到僻静无人的场所进行。同时,选择轻松的话题开头,创造和谐的谈心氛围,使用委婉的谈话言语,从学生的自尊心、脾气特点和谈话的主题等角度,制定合适的师生交流方案。比如:1、辅导员可采取启发性的语言,让学生放下戒心自我思考,主动抒发自己的想法。2、辅导员可创造紧张的对话氛围,直奔主题,分析问题的危害性,同时“摆事实、讲道理”,一举让学生犹如当头棒喝,从而幡然醒悟。3、辅导员也可以选择渐进式谈话方式,每次只解决一个或交流一个问题,有目的,有步骤,有层次地安排谈话内容,逐渐交话题引向学生的内心演算,用鼓励性的语言提出要求引其反思,促其振奋。4、辅导员可以选择商讨式谈话方式,消除成见和信息传递障碍为谈话的深入创造条件。辅导员还可以选择点拨式谈话方式,借他人他事旁敲侧击,也可以用名言警句、格言、成语等提示帮助学生改变其认知,明白事理。
二、尊重谈话对象,以礼相待。“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赢取他人的尊重。”在师生谈话时,辅导员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这样才能换取学生对自己的尊重,且能赢得学生对老师的爱戴。尊重学生再现为下几个方面:1、尊重学生的人格。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与学生的接触交往中,不允许侵犯学生的人格尊严,禁止用任何方式对学生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绝对禁止采取侮骂、体罚或变相体罚等过激不当的行为;也严禁使用恶毒语言诅咒、歧视、虐待学生。2、尊重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的权利,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受教育权利、人身权利以及情感权利等。辅导员在与学生进行交谈时,不能为了达到某一个特定的目的,而忽视甚至剥夺学生的这些权利。比如,虽然有些学生触犯了校纪校规,但可以通过与学生本人的交谈中了解他们的兴趣和追求,并加强正面引导教育,及时劝说和制止他们的错误行为,重在批评教育,不能轻易剥夺了学生的受教育权。再比如,现在很多大学生出现恋爱甚至同居的现象,辅导员不能总是站在与学生对立面上,在对学生进行交谈时,与其采用强制性的批评、压制或用“开除学籍”、“告诉你父母”等威胁的方法,倒不如开诚布公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成年学生有权追求情感的自由,但也要对自己的身体和学业负责。3、尊重学生的隐私。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重视个人的隐私,我们且不论学生自认为的“隐私”是否合理,但作为辅导员有义务维护学生的权利。谈话要选择合适的场所,切勿在人多噪杂的地方交谈;问及的问题要适可而止,不能刨根问底,逼迫学生说出自己的秘密;与甲学生谈话时不要提及乙学生的隐私;辅导员要保护学生向辅导员坦露的个人秘密,不能将学生的隐私当作茶余饭后之话四处传播等等。
三、讲究谈话艺术。“美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高校的思想政治辅导员,除了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还应该有一定的专业技能素质和语言交际能力。单从谈话方面讲,就是要求辅导员既要成为思想教育者,也要成为语言交际者。具体在与学生进行交谈的过程中,辅导员要提高谈话质量,增强语言魅力,巧妙运用谈话技巧,给谈话对象以美的享受。1、重真诚,忌虚情假意;辅导员要真心对待谈话对象,确实是为了解决问题或是为了帮助学生而交谈。那么老师的态度要诚恳、谦恭,要一心一意地倾听学生的谈话,听进耳朵里并记在心里。不能三心二意,不时地看钟表、接电话、或者同时做其他工作,这种心不在焉的表现只会引起学生对老师诚心的猜测和怀疑。另外,辅导员老师在谈话中对学生口头承诺的事情一定要言出必行,尽快落实。2、重友善,忌恶语相对;辅导员要把学生放在同等的位置,无论学生违犯纪律或是有意找茬,都要心平气和地、平等友好地对待他们。微笑面对谈话对象,语言要亲切平和,眼睛要注视对方,时不时地可以适当拍拍对方的肩膀、点点头、或者用“是、嗯、好、对”等词语给予回应。辅导员以和蔼亲切的态度面对学生,才会获取学生的信任和好感,也会适当地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和惧怕心理,也只有这样才能使谈话顺利进行。如果单纯地使用严厉批评的言语,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学生,反而达不到教育的效果。3、重优美,忌粗陋肤浅。把握说话分寸,言语不要过于激烈伤及学生心理,不要触及谈话对象的忌讳之处;讲究说话的方法和策略,多使用“我们”拉近师生的距离,少使用“笨、愚蠢、弱智、无可救药”等词语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应该适当地多给予鼓励和赞扬,要正视学生的优点和长处。此外,辅导员在谈话中处理学生的问题时,要深入浅出,由表及里,并加以理性的分析研究,不可只触及矛盾的表面,隔靴搔痒,回避主要矛盾,以致最后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高校的辅导员工作说到底就是育人的工作,而做人的工作也是最有难度的。要想打开大学生们的心扉,深入学生内心,对我们辅导员来说,的确有一定的挑战性。实践证明恰当地运用谈话技巧合适和谈话方式能有效地改善师生的关系、排解学生的苦恼和忧虑、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也能使辅导员更容易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使思想教育管理工作变得更为主动和积极。只要我们能“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给予学生以爱心、耐心和诚心,并恰当地运用谈话技巧,就能成为学生的贴心人,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