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辅导员工作经验交流材料:愿意与你们沟通-辅导员论坛

2008年08月23日 00:00 学工处 

管理系 李妍

听过这样一句话: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刚刚迈出大学校门的我们,更愿意将心比心,去倾听,去理解我们的学生,作为学生的辅导员,更喜欢用真诚沟通的方式为学生解决问题。

所带班级为03计算机二班,05计算机二班、三班,共120名同学。以下是我作为同学们辅导员的近两年来与学生沟通、相处、甚至是磨和所产生的一些想法和总结。在这里作为材料与大家分享。

一、沟通的方式

1)利用班会与同学们沟通

班会课是我德育工作的主阵地,针对学生年龄特点,我反复讲做人的道理,为加深学生的印象,如针对竞选班干后,一些学生落选,产生消极情绪及对自己失去信心的情况,召开了以“寄存失败”为主题的班会,针对小班同学目前的状况,如学生不能严格要求自己等,召开了以“昨天、今天、明天”为主题的班会,目的是让同学反思现在存在的问题并以积极的态度及有效的方法面对解决问题,然后憧憬美好的明天,还如网络与大学生活的讨论会,“讲文明、改陋习、树新风”的讨论会等。平时更是利用一切机会渗透德育教育,组织学生学习《学生手册》,在此基础上,订出切实可行的、为绝大部分所能遵守的《班级公约》、《文明公约》及安全事宜,这样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容易为学生接受。使许多同学改掉了自私的缺点,形成了团结互助的班风。

2)利用书信形式进行沟通

在05级新生刚刚开学不久的一次班会后,我收到了05计算机三班一名女同学写给我的信,信中这样写道:我是一个生长在农村的孩子,家庭经济情况不好,我有个哥哥,因支付我的学费而去打工,是体力劳动。我很心疼他。我想退学。我现在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信写的有一点语无伦次,但我能猜到此时学生的心情,贫穷和退学第一次离我那么近,我想告诉她我的想法,我回信给她:不能因为一时的困难而走错了一生的路。何况哥哥已经为了你而放弃了自己的学业。你的任务不是再放弃你的学业去养家,而是怎么样利用这三年的时间得到一辈子都受用的东西,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样说可能会显的冠冕堂皇,我会尽力帮助你。后来学生没有退学,通过学校的助学金和同学们的支持,她很快适应了学校生活,而且各方面表现都很优秀。

3)个别谈心、寝室走访的形式进行沟通

每个月我都会集中七、八名的同学进行谈心。地点可以选在教室里。谈心对象的选择多为这一个月存在一些问题的学生,如旷课,旷寝或学习、生活状态不好。这样的学生一类是“当机立断”,不用多聊什么,从明天开始我一定不会在有这样的现象发生。(事实也的确如此)。还有一种类型是认识到自身的问题,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这样的同学就需要我和他一起定一个短期(三天、一周)的目标。我监督他完成,然后转变现在的状态。另一种方式我采取寝室走访,这样的谈话对象没有分类,主要是和大家聊天,询问一下同学们的近况,在寝室里氛围相对轻松和活跃,同学们还会和我聊起他们的童年,家庭,父母等。这样更加有效的促进了我们的沟通。

4)通过网络形式进行沟通

因为计算机专业的优势,班级在开学初就建立了群。而且也把我加在了群里。开始,总会发现个别同学在群里说脏话,我回班级强调了这个问题,后来两个班的同学都把我设置为群的管理员。虽然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但我倍感欣慰,我希望我会用我的言传身教来正确的引导学生。在群里,我会发布我认为不错的网站信息,会给同学们一些如期末好好复习的小提示。学生们还通过电子邮件,QQ留言的形式与我沟通,告诉我他们的困惑,包括和室友的,还有和朋友的、对未来的迷茫,对自己的不信任。我都会第一时间回复给大家。如果有一些普遍存在的现象,我也会把这个问题拿到班级里和所有的同学分享讲解。信箱里还有学生送我的贺卡,在教师节,在元旦,在感恩节,也有学生们的问候,告诉我天气预报说,这两天降温……

5)通过创建班级文化建设、课外集体活动促进沟通

班级文化的布置,院、系组织的各项活动,我会都和同学们一起参与其中,并乐在其中,哪怕是我的一个小想法,或是我的加油呐喊,或是活动结束后我为大家拍的一张照片,都促进了我和同学们的沟通。开始,我会带着这样的目的去做这些事情,但现在,我的每一次参与都因为我们是一个整体。我愿意去关心去加入到这个集体。

6)和家长通电话加深沟通

电话联系是了解学生情况的重要途径。及时了解学生心理现状,有的放矢地解决心理问题。这样可以使一些“老大难”问题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特别是自控能力差,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或心灵受到创伤的学生。与家长通电话时首先要肯定该生最近在学校的优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希望,然后在就学生近期的表现和家长探讨,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师生双方才能达到有效的沟通。

7)利用学生自身智能和品德评价延伸沟通

通过适时的形成性评价和适当的终结性评价,促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创设优生有危机感,树立更高目标,后进生不丧失信心,也能尝试成功快乐之感,这样,全面地发展他们的健全人格,真正学会求知、做人。

在进行上述沟通方式的同时,还要讲究一些沟通技巧。

二、沟通技巧

1)、 理解和尊重是前提

即便我们是刚走出校门的学生,但与学生还是会因生活阅历、思维方式的不同,产生认识上的差异。因此,应多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以学生的眼光去看世界,以学生的心态去推理一切,然后有效地将这些感受传递给对方,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我们对他的理解与尊重,从而让学生能很好的接受。

2)、 爱心和关怀是关键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心能驱使我们以最大的耐心和韧劲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挖掘自身的潜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选择时机,不“急于求成”。对一些性格倔强或理解问题比较偏激的学生,与其谈心往往在“火头”上谈不成,对此不必操之过急,而要采取“冷处理”的办法,等待时机成熟时再谈。

教师的爱,对学生的发展也是一种巨大的动力。有了这种爱,师生之间才能建立起感情,才能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亲近感和仰慕心理,如果缺乏这种爱,对学生冷漠无情,甚至对他们感到厌烦,动不动就严加训斥,学生就会紧闭心灵的大门,势必造成师生关系紧张,最终导致教育的失败。

3)、 尊重和欣赏是保证

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和闪光点,并及时表示欣赏之意。不要吝啬赞美的语言,它会给学生带来极大鼓舞。 “你最近表现不错”……这些语言虽然简单,但却能鼓舞学生斗志,增强学生自信,激发学生潜能。作为回应,学生会以自己的行为来回报教师的赏识。

上一条:2006年辅导员工作经验交流材料:用心感受,从心做起 下一条:7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