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系 张红梅
现代社会日益复杂,要求培养的学生要有鲜明的个性。因为教育不仅仅是捧上一张张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捧出一个个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开学之初,面对素质参差不齐的学生,我真是头痛死了。
由于家庭的娇惯及社会风气的影响,学生养成了唯我独尊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如:见到老师、客人不理不睬。开学一个月了甚至连班级的同学都不认识几个,还得意洋洋地说自己有个性。她们过度地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关爱他人,于是,我在班级做了一个实验:一节语文课上,我提出了一个问题,然后指着前排的一个女生让她回答,之后,问她叫什么名字,这时我听见学生们开始窃窃私语,我只当没听见继续讲课。当晚的班会课上,我叫起了这名同学并问她有什么感受?她说:“老师藐视我,根本没把我放在心上。我很难过。”借此机会,我向同学们进行了文明礼貌教育和加强道德修养教育。让学生能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告诉她们在学校不仅要学习知识和技能,还要学习理想和信念,播下种子,才能懂得困苦时的坚韧,艰难相处时的奉献,懂得道德修养才是生存于世界的根,俗话说得好:“学问也是双刃剑,学为人用,人品第一”。
现在,我欣喜地发现,绝大多数同学都能文明做人,文明守纪,甚至有的同学在作文里还对自己以前的行为感到羞愧,我想这就是迈向文明的一个新的开端吧!
还有一件事,让我感触很深,每天早、晚自习我都要到班级查看一圈,有时教室里很脏,地上有了废纸,我弯腰拾起,墙上有了污渍,我找来抹布擦,希望以无声的行动影响学生,可一段时间过后,我发觉我的努力没有一点效果,这令我相当困惑!后来给班干部开会时,我问了他们,班委告诉我:“老师你为什么不告诉我们呢?你不说我们怎么知道呢?”这使我恍然大悟,原来老师对学生的理解、宽容及教育的动机都要适当地说出来。如果太含蓄,学生反而难以理解,少说不等于不说。从那以后,班级的环境逐渐改观了。碎纸掉在地上能有人主动拣起,吃了零食的垃圾袋也不再随便乱扔了,她们逐渐养成了一种文明的生活方式,养成了好的生活习惯。
爱,有时候也要说出来。在有些时候,我们和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只有注意沟通,适当点拨,才能使双方互相理解,互相协作。这样才能既不损害学生应享有的权利,也不挫伤她们稚嫩的心灵。让和谐欢快的音符活跃的跳动在师生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