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黑龙江省第三期高校辅导员培训心得-辅导员论坛

2009年07月10日 00:00 学工处 

经济管理系 王硕

2009年6月30日,学院派吴彩玉、陈雪和我参加了第三期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岗位培训班。通过一周紧张充实的培训,不仅使我们丰富了理论知识,完善了的辅导员工作方法同时也增进了我们对辅导员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培训期间我们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整期学习中,用笔和MP4将上课内容通过文字和语音全面记录同时还积极和授课老师沟通保证所学知识的完善及准确。这次培训使我感触颇多,现将所学所感同大家分享:

一、培训内容概述:

这期高校辅导员岗位培训是有史以来师资力量最雄厚、内容涵盖最全面的一期。通过八个专题讲座从思想方面、法律方面、突发情况处理方面、科研工作的开展方面、贯彻育人为本等多个方面进行学习和探讨。通过体育比赛、文艺活动、自由讨论这几种互动形式增进学员间的了解,加强沟 通。专题讲座分别为以下几个内容:

1、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院长苗正达教授的《学生工作中的若干法律问题》

2、辽宁省高校工委副书记、博导曲建武教授的《识读大学:与辅导员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3、东北抗联英雄、原省政协副主席李敏的《爱国主义教育:东北抗联战士14年英雄事迹》

4、哈工大基础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李飞老师的《高校辅导员工作实践》

5、哈工程大学学生处处长、心理学专家金宏章教授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知识》

6、东北林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孙正林教授的《大学生紧急事件应对与处理》

7、省教科院科研处处长李玉杰教授的《辅导员如何结合实际开展科研工作》

8、教育部思政司刘贵芹副司长的《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启发及体会

(一)强化法律意识、实现科学发展

推行依法治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基于此辅导员培训基地为本次培训特聘请了哈师大政法学院的苗正达副院长就依法治校进行专题讲座。通过高校辅导员应关注的3个问题“依法治国,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引出本次讲座。讲座分为三大部分:教育改革的历史性成就、学生与学校的法律关系、实施学校规定应注意的问题。通过讲座使我们辅导员的工作更加规范,不再盲目的进行学生管理工作,而是要在工作中学法、懂法、用法。要充分利用学生会自管机制,要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规避风险。要将行为规范化、合理化,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坚持育人为本。

辅导员对学生的教育不应仅局限于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做准备,而应该是让他们过一种有意义,有尊严的生活。不仅是让学生通过在校的学习生成新知识,而是要让他们把所学的知识用来服务人类。所以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应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以育人为根本。

1、强化自身能力

现今国家对学生工作者的要求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这就要求我们要快速的加强自身建设、强化自身能力。

首先要增强爱国主义情操。东北抗联英雄86岁的李敏主席通过讲述东北抗日联军概况、亲身经历的故事以及通过别开生面见的演出对我们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让我们犹如亲生经历般感受东北抗联战士的斗争史,增强了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操。

其次要深化科学发展观。思政部刘贵芹副司长在最后一天的培训中指出要深化科学发展观就应着重明确四点:(1)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靠发展;(2)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3)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4)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统筹兼顾。报告中刘司长通过对中央所下发的文件的全面了解和高度认识很好的诠释及分析了实施科学发展观的原因及如何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

最后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能力素质及责任心。在工作的始末贯穿“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意识。

2、用行动作为指南

“认知自己,方能认识人生。”在学生进入学校的第一时间要让学生进行自我认知,只有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认知才能把握前进的方向。采取形式报告会的方式解读热点问题;树立身边的榜样;引导学生亲身参与;指导学生认真思考;寓教于乐,采取形式多样自主DIY教育活动用以上几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荣辱观教育,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观念,帮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三)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1、心理危机干预及操作

报告中工程大学金宏章教授用精确的数据、真实的案例、专业的分析向我们讲授了心理危机产生原因、如何进行预防及事后正确的处理,为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辨识心理危机以及快速有效对其进行处理奠定了理论基础。“自杀一个都太多,预防自杀是每个人的责任”所以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应将心理危机预防作为重点。通过筛查与排查、建立三级工作网络、建

上一条:辅导员经验交流--做好贫困生工作 下一条:7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