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系 李倩
在农垦职业学院担任辅导员工作快一年,可以说自己是在一个不断摸索中慢慢成熟起来的。曾经告别大学校园初上工作岗位的惶恐和欣喜已经不再有,取而代之的是欣慰和小小的成就感。在与学生的不断接触、探索中,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我和我的学生之间建立了深刻的友谊,在他们眼中我不仅是管理者,还是亲切的知心朋友。
刚接手三个班级145人的庞大集体时,真的有些担心,辅导员毕竟是学生思想上的导师,想要一下子了解这么多学生的思想动态,可不是件容易事。于是我冥思苦想,不断积极探索好的管理方法使我和学生们的距离拉近,让我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家庭、学习、生活、心理等各方面状况,清楚知道每位学生的特长和特点,做到因材施教、保证辅导员工作有针对性,在长期的困惑中,我逐渐认识到了辅导员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重要性。
作为大学辅导员所面临的是在和平年代中成长的一批大学生,他们有着美好的梦想,却无所适从;有鸿鹄之志,却缺乏毅力;渴望指引,却时时封闭自己的心灵。正因为学生们有这样的特点,而且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因此导致他们适应了孤独,不知如何与人相处,不重视沟通,不了解有效沟通的手段的悲哀的现状。这些问题都是我们辅导员老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1、用真情温暖是沟通的前提:
俗话说,理解万岁。这正如《学记》所说“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者也。” 人与人的交往在于理解,理解是沟通的桥梁。理解就是要知道学生的心,以便对症下药,因材施教。真正做到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并不容易,因为学生心灵深处潜藏着一些教师甚至家长都难以理解的秘密。要知其心,只有通过仔细的观察研究,多与他们促膝谈心,勤于进行思想沟通,多对他们的学习、身心和生活全面了解、关爱,做他们的知心人、贴心人,才能深入他们内心世界,让心与心拉得更近。
作为学生的指引者和领路人,我们不妨走近学生的生活,平等的与其进行交流,用真情来温暖他们,让他们能够信任我们,毫无芥蒂的如实的倾吐他们的想法。我们不妨和他们一起坐在课堂上听课,一起参与体育活动,一同为班级的荣誉奋力拼搏。通过这种方式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爱和真诚,达到彼此信任的目的。在班级决策上遇到意见不统一的情况,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想法,发挥他们作班级主任翁的意识,应该是耐心与其进行有效沟通,分析利弊,教会其全面考虑问题、顾全大局等方法,然后由班级内部做出决定,从而培养了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模式。在刚刚带班时,由于学生自理能力差及不适应大学生活等原因,经常有学生生病现象,对于他们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出生以来就没有离开过父母身边,因此在异地他乡更加需要他人的关爱和照顾,最后通过班级决议以自愿的形式成立了“病人护理小组”,由我担任组长,为的是能给生病的学生更多的关爱,使他感受到家的温暖,从而热爱这个集体。通过这一有效形式,不仅仅加强了高级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增进了同学友谊,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了辅导员老师对他们的真挚的爱。
用真心换真情,在时间的推移中,我本着真情温暖学生的宗旨,不断理解、关爱他们,这种真诚最终打动了学生们。我们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就在彼此支持、关心中不知不觉的建立起来了。他们都愿意把我当成是朋友来看待,在我尊重学生的同时,也得到了他们的尊重。
2、沟通从心开始:
在得到学生的信任的同时,好的沟通方式是巩固班级管理的良药。要时刻用爱心来与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沟通,了解学生普遍存在的困惑,进行有针对的教育,从而解决问题,保证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沟通是个难题。还记得刚刚开学不久就有好多学生反映和寝室其他成员相处不好,还有班集体缺乏凝聚力等现象发生。为了关住他们的成长,加强彼此间的沟通,我建议以班级为单位,建立班级日记。那时我只是作为一种尝试来开展这种沟通形式的,可是没想到没过多久就有个明显收获,学生们都对身边的人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埋怨;班集体的班风、学风有了明显改善,在主题班会,主题团活上,学生们由开始的漠不关心到踊跃参与。他们在了解同学所思所想的同时,也学会了同情和感恩:有些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开始主动帮助贫困生作打扫教室的工作,将自己不需要的东西赠送给贫困的同学,积极帮助她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我在定期翻阅班级日记的同时,我也发现了平时谈话过程中了解不到的问题,比如有些学生是单亲家庭,缺乏关爱,一直生活在独立、孤独的状态下,心中存在的困惑不敢和别人说只是用日记来排解心中的苦闷;还有的学生很想在班级积极表现才能,就是苦于没有机会,她的特长通过日记的形式被老师了解了,在各种比赛中,多给她施展的机会。以上种种现象都使我感到担忧,现在的大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学习上的困难等现状都不是一日形成的,这些问题在学生心理有很深的根基,我们辅导员必须尽自己的努力为他们排忧解难,使他们能成为健康、向上的人才。
在班级日记取得小小成效的时候,学工处组织辅导员的培训又给了我启发,既然沟通能改变学社的心境,能端正学生心态,为什么不将这种精神贯彻到班级的一切活动中呢?于是,在班会上我给学生讲了我在湖南卫视看到的《小熊和小熊爸爸》的故事,当说到小熊爸爸为了赚学费经历的辛苦时,很多学生都哭了,我知道他们不是不爱自己的父母,不是不珍惜大学生活,只是社会的阴暗面使她们丧失了沟通的能力,许多家长和孩子间都存在隔阂,在班会结束后我要求学生们都给家长写一封信,让沟通从现在开始,学会关爱父母、关爱同学。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无论是班会还是团活,我坚持把我所见所闻,我的感受与学生进行交流,余世维的有效沟通讲座不仅使我受益匪浅,而且也使学生的心豁然开朗。
在我的带领下,同学们都能敞开心扉,消除隔阂,用真情面对身边的人,他们自发的在网上建立了班级群,我也加入到其中,他们的欢喜和失意,我都能看得到,他们的困惑,我也能及时给与解答。在得知学生们都喜欢上网后,我在网上为他们建立了“博客”,我将我从带班到现在的感受和对学生的爱都真实的记录下来,其中有我对她们的企盼,也有她们生病时作为老师的担忧,并且附上了他们参加活动的照片,希望能为学生们的记录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留下美好的回忆。
作为大学辅导员,肩负着育人的神圣职责,大家都说辅导员工作是良心活,事无巨细,这就要求我们的工作必须细致入微,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真正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日常管理重要,但我认为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健全的人格等综合能力更加重要,我会在我平凡的工作岗位中继续用真情温暖学生,用爱心与之沟通,教会他们如何珍视生活、感受生活,使他们能无愧于自己的青春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