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辅导员工作经验交流材料:爱与尊重是班主任工作-辅导员论坛

2008年08月23日 00:00 学工处 

师范教育系 韩秋菊

作为高职院校的班主任,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的学生不同于一般高中生,也不同于本科院校的学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学生群体,关心、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给予纠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日常的班级管理,与各学科教师的联系协调;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心理状态,及时与家长沟通,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会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意识,面临毕业给学生正确的就业指导……总之,现代意义上的高职班主任的工作是具有多重职能的,这就给我们班主任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班主任不仅要成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与管理者”,更要成为学生的“父母代言人”、“学生的朋友与知己”、“学生人际交往的指导者”和“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咨询人”。

一、爱是沟通学生心灵的基本方式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班主任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只有爱学生,才能热爱班主任工作;只有爱学生,才能心甘情愿地为学生服务。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须把学生当作自己的亲人,关心他们成长中的每个点滴。要经常地与学生交流,走进学生的生活,仔细观察学生的变化,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为他们的进步而高兴;在他们痛苦时给予安慰,在他们失意时给予鼓励,在他们骄傲时给提醒,在他们彷徨时指点迷津。

要让学生接受正确的激励、教育、引导,必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主动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熟悉学生,努力和他们建立如师如友、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我平时经常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切实为他们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用爱心影响每一位学生,感化他们,唤起他们的爱心。我们班的孙晓明是一个既坚强又懂事的女孩子,患有先天性的股骨头发育不全,行走不是很方便,单亲家庭,母亲又下岗,仅靠母亲喂养奶牛维持生活。前年临近开学我接到她母亲的电话,晓明不慎摔坏了原本有病的腿,必须手术治疗。我马上赶到医院,这位坚强的母亲泪流满面,“我必须帮助她们母女渡过难关”,当时我只有这个普通的想法。那段时间我经常在学校与医院之间奔波,在病床前、在手术室外陪伴她们母女;组织班级同学轮流去医院看望她们,给予她们母女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鼓励晓明战胜病魔。虽然晓明在病床上躺了三个多月,但她并没有离开班集体的感觉。在晓明住院期间家里仅有的奶牛也病死了。出院后晓明母女没有回家,她们已经把学校当成“家”了,因为晓明的最大愿望是“继续完成学业”,于是校园里多了一位特殊的学生:“一个柱着双拐的女孩”。不幸的是晓明的手术并不成功,去年年初又做了第二次大手术,原本贫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班级学生听说后自愿组织起来为孙晓明捐款,此活动得到了师范系团总支、学院团委的大力支持,全院各系均给予不同程度的捐助,缓解她们母女的经济困难,给予了她母女物质和精神上极大的支持。经师范系教务办、院教务处

上一条:2006年辅导员工作经验交流材料:用心感受,从心做起 下一条:7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