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上午,学生工作处组织学院负责新生心理筛查工作的心理咨询老师召开了心理普查工作总结会议。学生工作处处长刘陆军出席了会议,来自各系经过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合格的辅导员老师罗晶、刘文晶、李倩、滕立鹏、范婧、常虹、吴彩玉、李妍、屈高洋、杨铭、侯鲁林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樊春光老师主持。
我院历来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院领导一直对此项工作给予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学生工作处从新生上课二周后开展心理普查工作,普查后从筛查到心理咨询老师逐一谈话,用时二个月,咨询时间达到160小时,完成对每位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帮助。
本次普查采用二套心理测试问卷,包括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和心理健康临床症状自评测验(SCL-90)。截止到施测时我院2011级学生总数为2041名,其中UPI测试有效问卷为1945份,问卷有效率为95.3%;SCL-90测试有效问卷为1959份,问卷有效率为95.98%,二套问卷的测试结果均有效。从筛查结果来看,UPI测试筛查出的需要谈话的学生为49人,占总施测人数的2.4%;SCL-90测试筛查出的需要谈话的学生为168人,占总施测人数的8.23%。测试结果各项因子分数排在前五位的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恐怖和偏执。结果显示新生总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是良好的,个别重点学生需要持续关注。
会上,十二位老师根据自己约请学生的谈话内容和干预措施进行了交流和总结,大家指出由于学生的家庭教育、成长环境、人格特质、社会影响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导致一部分学生会出现专业学习困惑、就业目标不清、人际交往不良、学习目标不明确、环境适应差、自信心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及表现,提出作为教育工作者,在立足普及性教育的同时,针对新生常出现的适应问题和心理困惑,可以开展有针对性的新生入学教育专题讲座、以常见问题为主题的班会和团活、清晰明确的专业思想教育、分专业开展的就业指导、将情感教育纳入到公共教育中、协助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各项工作的服务意识等建议,同时,将心理谈话情况及时反馈给相关的辅导员老师和学生工作书记。
最后,学生工作处处长刘陆军进行了总结,他肯定了大家在新生心理普查工作期间所作的努力,要求大家对重点学生要及时关注和跟进,对待学生中出现的心理困惑要查找原因,根据原因提出解决的办法,认真梳理,及时总结。同时鼓励大家积极主动学习,将工作实践与科研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努力成为双师型人才,更好地为学生工作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