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导室
 

高职“会计信息化”课程思政教学探析

2021年12月30日 15:43  点击:[]

高职“会计信息化”课程思政教学探析

张海鹰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  哈尔滨 150025

要:构建高职“会计信息化”课程思政教学理念,挖掘课程思政资源,利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实现课程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能力。

关键课程思政;会计信息化”课程

“会计信息化”课程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根据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遵循立德树人的职教方针,教学内容的选取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融合1+X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教学过程中,主要讲授用友U8-10.1软件的初始建账、基础设置、总账管理、报表管理、薪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应收应付管理及综合模拟实训等内容,实现业财一体化信息处理,提高企业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专业知识的讲授与课程思政相融合,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真正的高素质从业者。

一、高职“会计信息化”课程思政教学必要性

(一)课程思政是“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目标的需要

职业教育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要把立德树人融入课程体系,“会计信息化”课程紧紧围绕这个目标进行课程设计,坚持教书与育的有机结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达到育人的目的。目前高职院校一些学生责任心不强、学习兴趣差,自我约束能力弱,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做人做事,如何将这样的学生培养成满足社会需要的会计人才,既是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需要,是教师立德树人的职责,也是每一门课程教学设计的需要。

(二)课程思政是“会计信息化”课堂教学创新的需要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讲的多,学生练的少,一些教师重视说教,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上课玩手机、睡觉现象屡禁不止,学生学不进去,教学效果不佳。通过“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将会计信息化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进行融合,寓教于乐,寓德于教,寓道于教,激发教师教学的主动性,研究学生的学情,在教学中注重教学设计,采用行动导向,设置问题,布置任务,进行探究式教学,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动起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引导学生说与做,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学习,也是“会计信息化”课堂教学创新的需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二、高职“会计信息化”课程思政教学应用

修订“会计信息化”程标准

将课程思政写入“会计信息化”程标准,在课程整体设计中体现育人元素,教书育人,不仅要教,更要注重“育”人,让所有学生都能成为有用的合人才。因此,在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应成为每一位教师的首要任务,在“会计信息化”课程单元设计中,加入情感目标、思政目标,课前探究,学情分析等,找好切入点,将思政元素融入到每一个教学单元,每一个知识点中。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将思政教育一点一滴的融入到日常教学之中。

完善“会计信息化”课程单元设计

首先,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教师要精讲细练,让每一名同学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教学中实际工作、生活中的鲜活例子引入知识点,布置学习任务,进行探究式教学,活用知识点,教师讲授的时间控制在20-25分钟左右,给学生留有充分的讨论、操作时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提高专业技能;让学生在反复的实训操作过程中学会判断是非曲直的能力,提升职业素养,做到教书与育人并行。

其次,创设职业情境,结合岗位能力以及所需知识,将复杂的任务分解,将财务软件操作内容与课程思政进行融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和价值观,在做中学、学中做,突出实训,使之能够正确建立账套,明确分工,规范操作财务软件,训练有序思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内容由简单到综合,教学过程由感性到理性,将职业能力形成训练贯穿教学始终。

最后,实训内容的设计要体现教学目标的培养,每一项实训任务的设计,都要体现学生能力的养成,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强化技能操作,将会计职业道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课程始终,强化学生劳动意识,提升学生敬业精神;着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服务意识和管理意识,促成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知和认识。

)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完善教学思政”的渗透

教师加强课程思政学习,要对教育事业有职业认同感与岗位责任感,提升教师的德育意识,树立“课堂思政”理念,在教学中,正确看待和评价一位学生,教师以身作则,身正为范,宣传正能量,拉进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有话敢说,有话能与你说。不断掘德育素材,将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教学案例当中完善教学思政”的渗透;严格管理学生,注重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从点滴细节入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会计职业道德贯穿教学全过程

(四)强化学生管理,为学生搭建全方位教育平台

学生的教育,一方面靠“管”,另一方面是“导”。学校对学生日常行业规范进行严格管理,引入6S管理模式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经常提醒学生注意自身一言一行,将行为规范编成三字经,让学生将规范做事当成一种习惯,教育学生学与做,记心间。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搭建课堂教学平台、网络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平台等全方位教育平台。让学生时时处处受感化,潜移默化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和职业操守,在润物细无声中树立正确的执业观。

(五)健立高效的评价体系和保障制度

根据高职院校实际学情,采用过程考核,其中过程考核占总成绩60%,期末考核占总成绩40%。过程考核主要以课堂表现、作业提交、实训操作、课堂活动、技能赛项、阶段考核等成绩计入总成绩,课程增加思政表现考核分,如:团结协作,教室打扫、辅导同学、参加比赛等计入平时考核通过这样的考核,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学生重视课堂表现,激发了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与互助精神。另外,学校还出台一些保障制度,支持专业教师进行教学创新,让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

综上所述,在今后的教育和发展中,教师要紧抓课程思政理念,将思政理念贯穿到教学的每一个知识点,将会计职业道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做到“门门课程有思政,个个教师讲育人”,结合专业教学特点,分析学情,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教会学生做人做事,将专业素养、诚信意识、责任意识贯穿教学始终,培养合格的会计人才,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何红娟.“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建构策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5).

[2]王立新,王英兰.“课程思政”视角下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

作者简介张海鹰(1970—)女,黑龙江佳木斯人,经济管理分院教师硕士学位,教授,主要从事高职会计教育教学研究。

上一条:教师参加幼儿园实践活动对教学改革的启示 下一条:高职“健康评估”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关闭

2018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 黑ICP备案 060005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