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与艺术传媒分院 刘荆
【摘 要】教育管理理论的研究形成了不同的教育管理模式和风格.也引领了教育管理改革的发展方向。当前,人们越来越关注情感因素在教与学、师与生的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如何实施学生管理工作也已经成为了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从高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及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出发,针对高职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进行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身心发展;高职;教育管理
在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推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来,这种教育形式已成为了高等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在现在的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影响力日渐加深。高职学生的普遍特点是:入学年纪在18岁以下,处于青春生长发育阶段,相对大学本科生来说综合素质较差,文化水平较低,自控能力不够,可能存在着一些非智力因素的问题。
在国家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高职学生人生观、物质观和价值观都在不断变化,这对于高职学生的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育工作者不仅仅是要站在高职学生的立场,去考虑其在学习生活中的身心需要,更要求教育工作者对于不同思维方式的学生能因材施教。在这种大趋势下,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养,就成为了管理人员所必须思考的方向。
1.高职学生入学时年纪小,处于青春发育阶段内,还未经历过社会的洗礼,存在着一定叛离的思想。如果高职学生的管理者只是一味的说教,可能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而没有起到真正的教育作用。所以教育工作者们应该以科学合理、能让学生接受的方式来教育学生,以适当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看待自己和了解社会,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能够自觉抵御不良的社会诱惑。将学生的心理健康安排到学校的教务工作中来,首先是对高职新生的心理集体辅导,帮助新生能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及时发现心理异常的学生,并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平时可以在宿舍设立心理观察员,在班级设立心理委员,在学院设立心理站,在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等方式,这样心理老师就能及时对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辅导治疗,根据研究表明,只要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异常状况及时发现并给与一定的引导,就能帮助大部门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
2.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高等教育的规模在近几年不断扩大,尤其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这样就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降低。再加上我国计划生育实施以来,独生子女所占比例不断升高,就要求教育管理者对学生管理工作更加认真负责。因为高职学生本身相比本科生就学习能力较弱,对学习的积极性较少,又因为长期没能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和自控力,文化基础薄弱。在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当中,要特别考虑到高职学生的这一心理,要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在几年的学习生活中,帮助他们尽可能弥补文化水平方面的不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3.高职学生的管理工作单靠管理人员是不够的,必须有学生组织的帮助,因此,建立起一个高效团结的学生队伍对于高职教育是颇有益处。学生管理工作者可以通过各种组织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可以利用各类资源去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并开展丰富多样的学生活动,学生组织也可以协助老师举行各种活动,协调各部门的工作,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学生管理人员要以学生为核心,以科学的管理方法为基础,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协作能力,使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学到知识并锻炼能力,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让学生全面协调的发展。
4.学校的这几年,高职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阶段,这个阶段最大的特点就是自我矛盾和自我价值的混乱,严重的就会导致没有追求和方向,从而感觉人生没有意义,十分彷徨。所以学校应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教导学生正确的处理人际关系,对自己人生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规划。
在青春期中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易冲动,容易被某件事情冲昏头脑,做出不理智的行为。这也是因为这一阶段的学生情感丰富,如果能正确引导,则会是这种情感在积极的事情上体现,如果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学习影片中的“哥们义气”等等,就有可能一时头脑发热使自己和他人受伤。因此,在理解这个阶段学生的复杂情感的基础上积极的引导学生,传递“正能量”,学会自己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与他人友好相处,对待事情积极向上,能克服一些负面的情绪,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人或事。
在我国高等教育占有一席之地的高职教育,教育管理的问题已经逐步备受关注,因为他不仅影响学生日后的人生目标,还间接地影响了社会的风气。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但需要学校的支持,也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的参与。学校不能“一口吃成胖子”,要潜移默化的教导学生,始终如一的关心学生,对于培养学生成才要有耐心有责任心,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来实现教学目标。社会要对这些相对不够优秀的学生以平等的目光相待,因为经过高职教育后,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已得到较大提升,在社会中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才。家庭对于独生子女要敢于放手,让其了解责任的重要性,经常和子女进行沟通交流,在不断地指导下培育孩子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周卓.管理的人文之维[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261
[2]余穗玉.人文管理:学校发展的动力[j].福建论坛,2006(10):51-52
[3]余小刚,王定华.人文管理的魅力在于细节关怀[j].四川教育,20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