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南京某大学研究生周顾发现自己在宿舍成了一座“孤岛”,而最近的导火索,就是经导师推荐,自己率先发表了一篇论文。
“消息一传出,本来就淡漠的宿舍关系变得更加诡异,室友都对我爱理不理的。”尽管有心理准备,周顾还是没想到,这个好消息让自己在宿舍关系中空前尴尬,更让她郁闷的是,之后,宿舍里各种牵涉到自己的误会、矛盾接二连三。
“宿舍的气氛闹得很僵,小摩擦都能升级为大吵,室友间彼此较劲,谁也看不惯谁……”这些困扰周顾的人际关系难题,其实也是很多大学生黯然伤神的心病,他们或忍耐、或逃避、或长期“冷战”、或撕破脸皮……几年的大学生活中,糟糕的人际关系是很多人不愿触及的隐痛,而宿舍,成了大学生的“矛盾重地”。
“晚上宿舍6个人一起卧谈到深夜、嬉笑着追忆彼此的初恋;周末开个小Party,成群结队去逛街,这些情景恐怕只能永远属于大一的回忆了”,江西某高校大四学生徐慧说,大一之后大家的生活开始变得匆忙、琐碎,同学之间的温情骤减,少了交流,矛盾不知不觉中增多。到后来,这些大小矛盾掰着手指也数不清了。
徐慧回忆,有人成为班干部,有人进了学生会,经常忙到很晚,而有人要考研,休息受到打扰,更重要的是,因为奖学金、助学金的评选、保研等利益关系,关系不错的室友都闹翻了脸。
“几次矛盾后,大家都冷漠了,一方面因不愿容忍彼此的缺点,另一方面也有了更多的朋友,投给室友的感情少了,宿舍在大家心目中也逐渐‘空’了。”徐慧说,都快毕业了,宿舍关系处到这份儿上,也只有感叹“人生若只如初见”了。
武汉大学的学生王婷提到自己大学宿舍的关系时,也是一声叹息。“原本好好的宿舍,一到大二7个人就分成3派,气氛很紧张,互相都不搭理。”王婷说,就像开灯关灯一类的小事,矛盾双方也能较劲大半天。到后来,只要一闻到“火药味”,大家就纷纷回避,甚至有意回避宿舍,没事都待在外面,“怕听到有人用方言大声聊天,更怕身陷冷战或不小心踩上‘地雷’”。
宿舍矛盾的阴云下,不少同学毅然选择搬离宿舍,或者调换宿舍。甚至有人为了逃避宿舍冲突而出去租房。
南昌大学的两个女生就结伴在校外的居民区合租了一间房子。其中一个女生说:“不愿在宿舍住,人太多,关系太难处。”另一个女生说,南昌大学曾经一度禁止校外租房,但禁了一个月后就不了了之。因为根本禁不住,倒不是谈恋爱租房难禁,更重要的是,我们被宿舍矛盾困扰,宿舍已经形成了巨大的“离心力”,我们在被“甩掉”之前先“逃逸”了。
宿舍6个人最后一次聚餐的时间,大二学生刘敏已经记不清了,虽然偶尔会怀念昔日宿舍的和谐,但刘敏已经习惯了每天早出晚归,把自己泡在图书馆和自习室,连周末也不例外。
“其实,南方的冬天常刮风下雨,谁不想待在暖和的宿舍里?但是,宿舍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宁愿出去挨冻也不愿多待一分钟。”刘敏说,一到大二,自己就慢慢“逃离”宿舍了,因为6个人中的5个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小团体,而自己成了被排斥的那一个。
宿舍里只有刘敏来自农村,与个性张扬的城市孩子不同,她很注意自己的言行,尽量不与室友发生冲突,甚至在观点争论时不发表意见,遇到委屈也是宁愿强忍也不说出口,因此大一时,她的人缘还不错。
但刘敏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平时,哪怕一句无心的玩笑也让刘敏半天想不开。一次,有室友评价一个人穿着品味“很土、像个乡下妹子”,刘敏忽然觉得是在针对自己,她冲着室友发火:“我就是乡下人,你什么意思?”这次意外的冲突让该室友也很憋气,向来活跃的她发挥了“意见领袖”的作用,让另外4个人对刘敏也多少有了看法。
想到自己的忍耐,没能换来室友的感激,甚至没有起码的尊重,这一次爆发后刘敏心里极度失望。随着和室友间的矛盾越积越深,刘敏选择了逃避。
天津某高校的一名同学提到,自己有一个室友几乎从不参加宿舍集体活动,非常不合群,平常有些小矛盾也很难有机会沟通,最后因宿舍卫生扫除的小事闹大了。关系破裂后,她自己调换了宿舍。“其实,当时我们的火气也大了些,如果当初没有这件事,可能她也不会走。”
有多少本可缓解的冲突,因“无心之言”或“冲动”而引爆?湖北某高校有一个女生与室友之间长期不和,一次听对方评价自己的照片丑,便怀恨在心,故意背着室友要了其男友的手机号码,并不断地发短信、打电话,要求做其女朋友。后来,其室友知情后,两人大吵一架,自大二之后就再没说过话。
“其实想想也挺可笑的,都研究生了,我们还在为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过不去。”周顾举例,连放洗脸盆的架子的空格都得挨个分配好,谁的桌子多挪一点地方都能吵上几句。在踏入社会之前,不少同学在宿舍这个“小社会”里,先被摔得鼻青脸肿。当一群“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在大学宿舍聚头,可以想象,五六个“中心”要“和平共处”在同一屋檐下有多难。
“大家的自我意识太强了,不懂得如何相处、忍让,宿舍里有两个比较强势的人的时候,矛盾就难免了。”一个曾在大学里做过“女生委员”的同学说。
“每个人自尊心都很强,即使好心给室友提建议,也很难被愉快接受,反而,还容易生出敌意,得罪人。”一位同学说,有人从小没养成为别人着想的习惯,我们也没有义务教她。“道不同不相为谋”,时间长了,当然就疏远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相比较男生,女生宿舍人际关系更复杂,女生对人际关系的敏感度也更高。
有一个女生,为了跟自己的室友“较劲”,处处攀比,不仅比成绩、荣誉、服饰,甚至收到男生送的一束鲜花,都要让人一支一支地送到宿舍,就为了向自己的“对头”炫耀,而该室友也不甘落后,收到情书后故意当着该女生的面大声读。
而男生间的“对抗”形式单调一些,“我们表达友情的方式简单,合得来就一起吃饭喝酒打扑克,合不来的就不答理,再严重点的就故意忽视他的存在。”中国人民大学的一名男生说。
“现在遇到问题,大家都不肯打开心扉,缺乏沟通,误会就越来越深。”周顾说,集体活动其实挺重要的,至少彼此距离拉近了许多。
与周顾的遭遇有所不同,中国人民大学的李茜反倒发现,与本科时相比,自己现在的宿舍关系和谐多了,几乎没有摩擦。而有同感的研究生并不在少数。这是为什么呢?
“都是从本科走过来的,更成熟也更懂得宽容忍让了。”
“研究生才两年时间,一个宿舍才4个人,大家有各自的目标,竞争又不多,彼此都珍惜这段同学情分。”
“同学们今后可能都在一个圈子混,犯不着为一点小事伤和气,啥事不能忍了?再说,能考上研究生的,也都是知书达理的人。”
李茜在本科时有“书呆子”的绰号,因为她爱读书,也因为她内向、不爱跟同学交往,为宿舍矛盾,她也经常独自难过。考上研究生后,李茜很注意人际关系的培养。她不仅改变了性格,变得自信大方,不拘小节,还经常跟室友一起逛街、吃饭,能忍让和帮助别人,时时赞扬别人,也坦然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在宿舍闲聊时油嘴滑舌、来两句幽默……
李茜的这些改变为她赢得了“融洽”的宿舍关系。她明白,无论是处理今天的宿舍关系还是日后的职场关系,实际都反映人的社会生存能力,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能改变自己就不改变别人,能早一天改变就不晚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