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开设三门课程,分别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和《形势与政策》。其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教材于去年8月份全国发行,走进大学课堂。这是第一部全面系统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统编教材,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权威用书,本学期也是第一轮按新教材上课。如何上好《概论》课,是本学期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工作的重点。
一、讲深讲透讲活开学“第一课”
开学,意味着新起点,寄托着新希望。面对学生们的期盼,讲好“开学第一课”意义重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寒假期间就将这门课列为备课重点,将备课任务分解,部门教师共同研究如何上好这门课。开学后,学院将《概论》课整体逻辑梳理和导论课教学设计作为教研活动的重要主题。教研室主任宋欢老师对这一主题进行了认真研究,并通过PPT的形式和授课教师进行了分享,大家随后依次发言,谈了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并对教学重难点进行了探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建好用好学好在线课程
去年下半年,在新教材出版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就着手推进《概论》课的在线课程建设。从课程团队的确定、知识点的梳理、与编导对接需求,到脚本的审核优化、录制视频的修完与完善,历经4个多月,到今年的3月7日,所以录制视频已全部修改完成,准备上线。
接下来,在《概论》课授课中,学院要以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为抓手,推动更多“互联网+”、虚拟仿真、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理论教学深度融合,更好服务教学。同时,教学团队要与时俱进,继续学好包括“知识图谱”在内的更多现代化技术和手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学服务。

三、注重方式方法讲活思政课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只有注重方式方法,才能让思政课有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面对青少年这一社会中最活跃的群体,如何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语言是每一位教师的必修课。
思政课教学切忌浮于表面,照本宣科、空洞教条地把基本理论告诉大家,而应结合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以系统完整、令人信服的学术框架,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以“理”服人。在授课中,学院教师注重结合学院办学特色、省情授课,包括课前讲北大荒故事,课中引用北大荒案例素材等,如陈子婴老师在讲到人物胡鞍钢时注意联系其在1969年来到北大荒,成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一名农工的经历;讲军事时,联系黑龙江屯垦戍边的作用等。同时,教师能结合春节档热播电影、漫画等形式,说青年话,有青年味,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思政课,只有与时俱进,只有传道者必先明道信道,教师自己先受教育,才能成为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整体的教学水平,更好地发挥出思政课堂传播党的最新声音、弘扬正能量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