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建一流职业技术大学的思考
阮艺华
摘 要:我国在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的发展道路上,面临着技术创新和技能人才不足的双重障碍,急需以一流职业技术类型院校为平台,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的一流技术人才;同时,高职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应在重视一流研究型大学建设的同时,把一流职业技术大学的建设纳入其中。建设一流职业技术大学,不仅需要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学校自身还要具有追求卓越的强烈内在动力。
关键词:一流职业技术大学:高等教育强国;高职教育
一、制造业大国发展之路与一流职业技术大学建设
制造业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也决定了这个国家的经济地位。制造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2号)》的数据显示,制造业企业单位数占全国工业企业法人单位总数的9 1.6%,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就业人员中,制造业占了87.O%,在单位就业人员中,制造业有8390.5万人,占39.1%[1]。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赖于制造业的成长贡献:其一,制造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虽然有所波动,但基本上一直维持在40%以上:其二,财政收入的一半来自制造业;其三,制造业吸收了接近一半的城市就业人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也有将近一半流人制造业:其四,制造业是中国商品出口的主体.20世纪90年代以来,制造业的出口一直维持在80%以上,创造了接近3/4的外汇收入。
制造业的高速增长和工业品出口总量的扩大,确立了我国的制造业大国地位。根据联合国资料显示,按照2000年不变价计算,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份额由1995年的5.1%上升到2007年的11.4%:在22个工业大类中,我国制造业占世界比重在7个大类中名列第一,有1 5个大类名列前三;而在发展中国家中,除了一个大类名列第11位外,其他21个大类所占份额都名列第一位[2]。
尽管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制造业大国,但是中国的制造业还存在着产品技术含量低、产品质量和工艺还不够高等问题,与美国等制造业强国相比,尚有差距。在走向制造业强国的道路上,中国的制造业的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障碍,最主要的有两个方面。
首先是技术创新不足。中国制造业的生产技术特别是关键技术,主要还是依靠国外。中国企业一方面自主开发能力薄弱:另一方面也缺乏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消化和吸收能力,基本上没有掌握新产品开发的主动权。其次是技术人才缺乏。据统计,制造业企业就业人员中,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大学本科、专科、高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员分别占O.7%、8.0%、1 5.7%、33.6%和42.0%。我国每年的博士学位授予数量已居世界前列,但是在制造业中,受过良好教育、在生产领域从事研究与开发的从业人员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一方面,制造业中,高学历、高技术的人才外流严重,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另一方面,高素质的技术工人严重缺乏,“技工荒问题已十分突出,成为影响制造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两大瓶颈,恰好是高等职业院校的擅长所在。高等职业院校的三大任务,即高技能人才培养、应用技术研发和社会服务,契合了制造业对于技术研究、技术创新以及技能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一方面以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满足制造业对于高素质技术工人的需求;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专注于应用技术的研究、推广,与重视基础研究的研究型大学相比.更能满足制造业对应用性技术开发与研究的需求。
人力资本理论告诉我们,对于教育的投入其实是资本积累的更高级形式。要造就一流的制造业,必须重视和扩大对职业院校的建设和投人,建设具有一流水准的职业技术大学。创建一流职业技术大学,培养一流技术人才,是提升我国制造业水准和国际竞争力的根本途径,也是我国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必由之路。
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与创建一流职业技术大学
我国高等教育已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上,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应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整体目标和方向。美国波士顿学院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菲利普·阿特巴赫(Philip G.Altbach)教授认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有助于加快中国经济模式向工业经济、向高科技经济转变的进程,中国很有必要也有可能建设成为高等教育强国。为此,中国政府需要培育高校学术文化.鼓励高校自主创新,加强高校人力资源建设,坚持对一流大学的投入和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3]。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不仅需要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也需要高水平的职业技术大学。有学者提出,高等教育强国有两个标志:一是要具有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二是要对国家发展发挥重要作用[4]。首先,从国际影响力上看,虽然高职院校的科研水平难以与研究型大学相比,但是由于世界高等职业教育比传统大学起步晚,中国高职院校在追赶世界一流水平上具有时间上的比较优势,有可能建设职业技术教育的一流院校。其次,从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来看,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固然离不开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基础研究,但是与制造业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紧密依存的应用技术开发、推广也极为重要,一流的职业技术大学在中国的强国之路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培养一流的创新型科技人才,而一流的职业技术教育类大学,不仅要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也要着力培养创新型应用技术类科技人才。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这两个方面的人才培养都不可偏废。
事实上,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发端以来,仅仅10多年时间,就已经占据了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半壁江山”。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不仅关系到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快速发展的大局。在我国正处在从人口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新的历史起点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背景下,如何创建一流职业大学,并以此带动和引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从而构建合理的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三、如何建设一流职业技术大学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高等教育作为国家软实力的一个关键因素,其发展水平对国家的长期竞争力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创建一流职业技术大学,不只是学校自身的行动.必须纳人国家战略予以支持。其次,鉴于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的联系紧密程度,地方经济发展还要达到足够高的水平,以支撑学校迈人一流。当然,学校自身的努力,如办学理念、大学精神的培育,以及追求卓越的强烈动力,有效的行动等,对于建设一流职业技术大学而言,是最重要的内部因素。
1.国家发展战略的支持。正像中国的“211工程”、“985工程”一样,由于国际高等教育的竞争,许多国家都实行了对少数大学进行重点支持的政策,以确保这些大学能够继续维持或者进入世界顶尖大学的行列。如,韩国、日本、德国、美国。我国要建设一流职业技术大学,也需要从国家层面上获得支持。教育部于2006年开始实施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先后把100所左右职业院校纳入重点支持建设名单。但是,一流职业技术大学应当比示范院校建设计划的目标更高.需要从国家人才发展战略、高等教育发展总体战略等国家战略的层面上进行统筹部署,制定规划,对若干所创建一流职业技术大学的院校给予类似“211工程”、“985工程”,的长期、持续的重点资金投人,以保障学校能够在一个较长的建设期内,获得稳定的政策和经费支持。
2.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地方政府的支持。职业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因此,它和研究性大学相比,与地方经济发展联系更加紧密。因此,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平对职业院校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特别是在当前我国的职业院校经费投人模式下,地方政府成为公办院校的最主要承担者,而建设一流的院校,意味着更多的投入。因此,对于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而言,创建一流职业技术大学更有优势。除了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外,地方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对于职业院校的专业结构、课程体系以及人才培养层次等也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创建一流职业技术大学,还要求地方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具备较好的基础,能够为学校的发展在技术研发、实践教学、学生就业等方面提供较好的平台和发展空间。
3.学校追求卓越的内在动力。从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轨迹看,大学自身在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科研机制、评估体系、管理制度等内在的改革和创新,是学校发展的最根本动力。创建一流职业技术大学,学校必须要有追求卓越的信念,有着向世界一流的目标迈进的改革措施,有持之以恒的决心,有坚持内涵建设、特色发展的切实行动。作为上世纪90年代初在我国最早建立和命名的高职院校之一,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站在高层次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改革的前列,勇于创新实践,在我国高职教育进入内涵发展、“做优做强"发展新阶段的背景下,近年来根据深圳城市发展的战略定位,结合学校发展的实际,提出了实现跨越式发展“建设一流职业技术大学"的发展目标,从育人理念人手,在办学模式、师资建设、专业和课程建设、社会服务、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以实际行动为我国创建一流职业技术大学提供了一个具有参照意义的范例[5]。
中国的发展正在进入一个伟大的时代,时代的强音呼唤中国高等教育走向世界的大舞台。创建一流职业技术大学.培养大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技能人才,是时代赋予中国高职教育的历史责任,也是实现国家人才战略和经济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世界一流大学没有固定的办学模式,创建一流职业技术大学,也并不存在现成的模板,需要国家、政府、社会、学校的协同努力。长期实践与探索。
(阮艺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技术与职业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博士研究生,广东深圳 518055)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2号)[EB/OL].http://www.stats.gov.cn/zgjjpc/cgfb/ t20051214_402296016.htm.
[2]我国跃居中等偏下收入国家渐成世界制造业大国[EB/OL].http://neWS.sohu.com/20090908/n266542506.shtml.
[3]陈廷柱,姜 川.阿特巴赫教授谈中国建设高等育强国[J].大学教育科学,2009(02).
[4]吴 岩.高等教育强国——中国教育的新使命[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9(01).
[5]刘洪一,李建求,徐平利,等.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23-228.
(原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10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