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高职教育专业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几个关键问题
吕玲 李永萍 董自红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新疆昌吉 831100)
摘要: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宏、微观研究,目前已成为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就高职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中要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作了阐述:一是专业课程的开发首先要追溯源头,根植于成熟的课程体系;二是课程开发要解决好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组织两个层面的问题;三是教师的职业能力和职教能力,是实施教学实现育人目标的关键。
关键词:高职教育;课程开发;能力培养;教学设计
职业教育高技能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职业教育教学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不断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因此以突出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的工学结合的课程改革,目前越来越受到各高职院校的重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宏观、微观研究,也已成为目前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而职业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实施,关系到职业教育的思想最终能不能落在实处。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专业课程开发与实施中,能不能正确解决好以下几个关键问题,则决定了专业课程改革的成败,也关系到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课程开发首先要追溯源头,根植于成熟的课程体系
课程开发要实现职业教育目标,体现职业能力培养,首先要保证课程设置的源头——课程体系是源于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并经过系统的总结、归纳、提升,最终从工作岗位能力要求转化到学习领域而构建的。在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只有颠覆传统的学科教育的理念,并对每个环节进行反复调研论证并经实践检验,最终才能形成比较成熟的课程体系。如果课程体系设计思路及开发过程中各环节的转换出现问题,那么,对专业课程的进一步开发,则如同在沙滩上建楼房,失去了它最根本的意义。所以说,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首先要追溯源头,根植于成熟的专业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可用下图表示: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有效地保证了专业教学目标能够从市场需求的逻辑起点出发,最大程度地满足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要求。在课程体系开发中,关键要遵循“确定专业面对的工作岗位或岗位群——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开发”这样一条逻辑主线。开发过程中,要从专业服务的岗位(群)工作任务调研入手,并依据典型工作任务的能力要求,分析、归纳、总结形成不同的行动领域,再经过科学的分析,实现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的转化,构成专业课程体系。
二、课程开发要把握好几个关键问题
课程开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经过几轮探索,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问题,并经反复修改与论证,才能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
1、校企合作共建课程
校企共建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前提条件。要保证课程内容体现职业性,必须有行业、企业专家技术人员共同参与课程建设的全过程。尤其是在岗位工作任务调研与典型工作任务归纳、行动领域确定、课程内容设置等方面,必须要征求行业企业专家意见并进行论证,才能确保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2、学习领域来源于岗位又高于岗位能力要求
学习领域即专业课程体系是基于岗位工作任务分析,最终由行动领域转化而来,它的教学目标要求既源于岗位工作能力要求,同时又高于之。行动领域的划分,是按典型工作任务能力要求进行归纳总结的结果,体现的是现实的工作岗位能力目标,是完成目前工作岗位的要求。而就高职院校教育目标来看,不仅要培养社会需要的现实人才,更要考虑学生全可持续发展需要。因此,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工作任务的能力要求,是学习领域的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和基本要求,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要基于此同进要考虑社会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使学习领域所涵盖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具有前瞻性,最终达到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在层次上体现出高、在类型上体现职、在素质上体现出优的目标。
3、课程开发要解决好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组织两个层面的问题
高职教育专业课程开发,还需要解决好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要明确课程教学能力目标。二是要解决如何组织课程内容,才能有效地实现能力目标的要求。
为了达到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在层次上体现出高、在类型上体现职、在素质上体现出优的目标,学习领域的开发要来源于岗位又高于岗位能力要求,这就决定了针对不同的行动领域开发的各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目标,既要依据行动领域能力目标的要求,也要研究相关领域技术发展及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确定本课程教学目标。也就是说,专业课程教学能力目标是对课程体系涵盖的总的能力目标的一次分解、细化、分担,它同样基于与之对应的行动领域的能力目标要求,同时,也高于行动领域的能力目标要求。因此,准确定位课程教学能力目标,是高职专业课程开发中先要解决好的一个关键问题。
课程内容的组织包括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序化,是在考虑人才培养目标(知识、技能、素质)和教育对象的特点基础上,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按照科学性原则、情境性原则和人本性原则,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开发能力主题学习单元,并考虑各能力单元之间的逻辑、递进关系,对主题学习单元进行序化。实际上,能力主题单元的创设过程,是对课程教学能力总目标的又一次分解、细化、分担。而开发的各能力主题单元通过序化并实施后,最终能不能完成课程总的教学目标,这也是高职专业课程开发中必须要解决好的一个关键问题。
三、教师的职业能力和职教能力,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条件
高职教育课程开发过程的逻辑思路,是各类院校及其不同的专业都具有共性。而不同类院校及不同的专业,在课程教学实施中,因为行业、专业、课程的性质不同、现有的实训条件不同、教师具备的职业能力和职教能力等的不同,使得不同课程乃至相同课程不同教师的教学方案设计具有很大的差异。但就教学设计思路而言,其核心问题都是针对能力主题学习单元的教学目标,基于行动导向进行教学设计。
基于行动导向的课程教学设计,主要涉及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根据能力单元的目标要求,结合现有的专业实训条件,选取典型的任务、项目、案例等作为载体,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进行课程实施方案设计,将能力单元的目标要求(知识、技能、素质),通过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有目标地分解或穿插于各行动过程序列中。二是在教学实施中指导学生遵循“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引导学生通过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与评估工作完成情况,有效地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在上述问题中,针对教学目标,选择怎样的载体来实现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具备一定的专业实践经验,才能有效地保证选定的载体(任务、项目等)能够最大限度承担能力单元的教学目标。同时,教师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职教能力,从培养人的角度出发,指导学生通过对选定的典型的任务、项目等载体的实现过程,通过感性体验获得经验性知识,并通过教师引导,自主实现能力目标的内化。
因此,基于行动导向的课程教学设计,要求教师既要具有较好的执教能力,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才能有效地保证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一)[J].职业技术教育,2006(01)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二)(教科版) [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6(04)
[3]吴全全.关于职教教师专业化问题的思考[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09)
作者简介:吕玲,女,研究生学历,硕土学位。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植物生殖生态学、职业教育教学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