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赓续伟大建党精神的思考
张馨元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 哈尔滨 150025
摘 要:通过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入研究伟大建党精神,明确学习标准要求,解读精髓要义,把握精神谱系,结合高职教育教学实际,将学习内容落实在彰显龙江特色、体现垦区特点、突出职院特征,保持党的特质,发挥师生特技,以达到赓续伟大建党精神,推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目的。
关键词:“七一”讲话;建党精神;高职教育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字字千钧、句句升华,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发表重要讲话中概括的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国人民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力所在。高职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要做到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务必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一、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是提升高职教学质量的精神源泉
(一)深谙伟大建党精神内涵是高职教育教师内涵提升的动力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百年流血牺牲,百年前赴后继,百年改天换地,百年生机盎然,铸造了伟大的建党精神。
作为一名高职教育的教师,要在传承中学会创新,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力争做到:首先要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始终不渝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始终坚持用真理的力量指引方向,坚定信念,并用这种精神来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其次要践行初心、担当使命。要从一名教师党员的立场去教导学生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坚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不忘初心,为教育事业奉献毕生力量。再次要不怕牺牲、英勇奋斗。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时刻发扬“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争精神,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创造的三创精神,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让他们继续书写中华民族最恢宏的史诗。最后要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对学生永葆爱心,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作为新时代职业教育者要深谙建党精神,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内涵,才能在教学路上带领学生一起去创造新的辉煌,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去赓续、传承、发扬伟大建党精神,这是每一位职教工作者永恒的主题、终生的任务、永远的答卷。
(二)传承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是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关键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创造历史伟业,归根结底就是构建起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其中包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劳模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等。而这些精神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融入教学内容的关键,只有熟悉了基本内涵,了解了发展脉络,理清了体系,才能在教育教学中准确把握融入的关键点与元素,才能深刻领会伟大的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诸多精神的源头源泉,它已经深深地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之中,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
二、切实做到学以致用是赓续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
(一)赓续伟大建党精神要彰显龙江特色
省委书记许勤同志深入大庆调研指导,充分肯定和赞扬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弥足珍贵,是具有龙江特色的精神财富,铁人精神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大庆精神的典型化、人格化,铁人王进喜是大庆精神的实践者、发扬者,体现在“为祖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干事业“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要为油田负责一辈子”“对工作精益求精,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领”的科学求实精神,不计名利、不计报酬、埋头苦干的“老黄牛”精神。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新时期铁人”王启民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工作者迎难而上,刻苦攻关,取得了重大科技突破,为铁人精神注入了新的内涵。东北抗联是“党创建最早、坚持抗日时间最长、条件最为艰苦”的武装,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在长达14年的斗争中,形成了包括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爱国情操,伟大的牺牲精神在内的东北抗精神。这些龙江特色的教学资源,融入高职教育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工匠精神有着重要作用。
(二)赓续伟大建党精神要体现垦区特点
党中央2021年9月批准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北大荒精神被纳入其中永载史册。50年代中期,十万转业官兵挺进荒原展开大规模开发建设,奠定了黑龙江垦区基础。在此后十几年里,先后有14万复转官兵、5万大专院校毕业生、20万支边青年、54万城市知识青年和地方干部农民组成的垦荒大军,继承发扬解放军的光荣传统和“南泥湾”精神,头顶蓝天,脚踏荒原,人拉肩扛,搭马架,睡地铺,战胜重重困难,在茫茫沼泽荒原上建起了一大批机械化国营农场群。老一代北大荒人数十年如一日,艰苦创业,自强不息,为垦区的开发建设“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目前,北大荒集团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商品粮保障能力超过400亿斤,粮食生产连续10年稳定在400亿斤以上,实现“十七连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黑龙江农垦在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还创造了以“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为主要内涵的北大荒精神,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富有特点,已在全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全国人民共同拥有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是推动北大荒农垦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北大荒人在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伟大征程上奋勇前进。学院作为北大荒集团所辖的职业教育主阵地,多年将“传承北大荒精神,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作为办学特色常抓不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三)赓续伟大建党精神要突出职教特征
作为垦区人才的摇篮,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建校60余载,为垦区和社会培养培训了20余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始终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北大荒精神,以“为现代化大农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为己任,不断擘画职教发展大有可为的新蓝图,2021年5月学院入选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学院注重用北大荒精神育人铸魂,通过实施北大荒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的“三进”工程,把北大荒精神教育贯穿到立德树人全程,让师生了解、认同、熟悉、热爱北大荒,感悟并深刻理解北大荒精神的丰富内涵,成为北大荒精神的践行者、传播者。学院建立了北大荒书坊、北大荒创新创业成果展区、北大荒大师工作室等富有北大荒特色的文化场所与大师工作室。教师杨晓英三十年坚持传授版画艺术,教育学生要像呵护眼睛一样呵护这块北大荒文化的瑰宝,组织师生进行北大荒版画创作,代表黑龙江省多次参加全国优秀传统文化展,曾一举夺得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充分发挥了文化育人的优势。
(四)赓续伟大建党精神要保持党性特质
中国共产党有信仰、有组织、有纪律、有教育、有反思,这些特质铸就了苦难辉煌,成就了伟大光荣,一名合格共产党员也应具备讲政治、讲担当、讲奉献、讲廉洁等特质,并及时鼓劲加油“补钙”。习总书记七一讲话庄严号召,全体党员要在发扬光大伟大建党精神、实现中华梦的恢宏事业中,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从2020年初至今,面对数轮新冠疫情的持续挑战,在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党员干部和教职工的通力配合下,学院师生党员主动冲锋在前,百余名师生志愿者加入疫情防控工作,舍小家顾大家,日夜坚守。面对校园内部疫情防控任务的艰巨,学院实施封闭管理,保障了6000多名学生正常安全的学习和生活。广大党员和教师以及青年志愿者勇当逆行者,奉献在抗疫一线,吃住在学校,他们中有将年幼的孩子托付给家人照顾只身奔赴岗位的辅导员,有风雨无阻每天给隔离学生送餐的老党员,有十几天不回家的后勤人员,有默默无闻长期聘用的编外人员,更有坚守在空中课堂的一线教师……全院上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学院领导与全体员工一起坚守岗位无私奉献,每一名教职员工都在不同岗位践行着初心和使命,保障了学院教学工作平稳推进和校园环境的长治久安。
(五)赓续伟大建党精神要发挥师生特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弘扬、落实、践行伟大建党精神,必须做到“三用三到”。其中“三用”是指用情、用心、用力,“三到”是指到人、到事、到位。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师生更好地学习党的光辉历史、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立足专业特长,发挥特殊技能,积极贡献社会。习总书记七一讲话说,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学院师生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用实际行动发扬着伟大建党精神,谱写着感人的篇章。学院农业技术服务团队利用专业优势深入农场开展秋粮收获减损技术指导,让种植户意识到收获过程中的损失率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有效地促进了教学相长,发挥了专业优势服务社会。学院创业学生肖佳楠结合专业成立了北京盛世嘉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作品《离家的午餐》获得2020年中宣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微电影二等奖,成为全网文字、影视节目的供应商。创业多年,他坚持选用龙江优质食材,每月仅龙江大米用量5吨、九三豆油450桶,通过大赛的平台与龙江企业对接,将在龙江建成订制化的食材基地,打造10支龙江农产品带货团队,探索出新媒体营销推广+外卖双平台+实体“1+N”店铺的跨界融合的商业模式,年带动退伍军人、下岗职工100多人实现再就业,实现了创业带就业的倍增效应。
知识不等于能力,知识会应用才能变为能力,在能力提升中要注重精神传承,才能把握正确方向。建党100年来,红色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成为鼓舞中华人民不断进取的强大精神动力,高职院校要赓续伟大建党精神,立足实际,突出特色,力求实效,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贡献职教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14).
[2]习近平.党的伟大精神永远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J].求是,2021(17).
[3]宁黎黎.我们的传家宝:北大荒精神[DB].央视新闻客户端.
作者简介:张馨元(1990—),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教师,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