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安生 蒋玥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 哈尔滨 150431
摘 要:目前一些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存在课程与实践分离的问题,无法真正培养出相关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尤其是当前职业证书考取成为企业选择人才的一项隐性标准,更加需要高校将课程与证书、岗位等社会企业要求相结合,真正实现“岗课赛证”融合。基于此,本文以室内设计专业为例,简单阐述“岗课赛证”融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以供参考。
关键词:室内设计专业;岗课赛证;教学模式;一体化
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首次提出“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新要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提出“完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按照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设计开发课程,开发模块化、系统化的实训课程体系,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新任务。“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明确要求高职院校及应用型本科院校,不能照搬普通高等教育学科课程,也不能直接采用企业培训课程,而是要结合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寻求适应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育人方案,着力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持续的人才保障。
一、“岗课赛证”融合,全面培养职业技能人才
研究、构建“岗课赛证”一体化教学模式,首先要明确“岗课赛证”的基本内涵和内在联系。“岗”即教学对象目标岗位群核心工作任务,体现为个体完成具体岗位任务所必备的职业核心素养。“课”指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可具象为“人才培养方案”等教学设计载体,体现为与特定职业核心素养相对应的专业课程结构与课程模式。“赛”一般指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尤其是面向高职高专或应用型本科教育对象的专项或综合类技能比赛。“证”通常理解为本岗位所需职业资格证书和其他“X”证书。在高职教育范畴内,“赛”“证”一般也可指代围绕参赛和考证而实施的培训课程。在“岗课赛证”四要素中,“岗”是最终目标,是“课”“赛”“证”的实现路径。同时,“课”“赛”“证”也是围绕职业核心素养培养而展开的各项教育培训课程的总和,它们皆遵循“岗”而设计设立、随着“岗”的要求变化而改变。其中,“课”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是将“岗”的从业标准和工作规范系统地转化为教学对象职业核心素养的全过程。从高职院校视角来看,课程建设就是推进“岗课赛证”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核心要点和工作抓手。为保障“课”与“岗”的融合贯通、动态适应,形成目标明确并可持续改进的高职专业课程建设机制,不仅需要校内教学评价、用人单位反馈和毕业生跟踪调查,还要借助“赛”“证”等多元化评价机制进行动态调整。“岗”“课”“赛”“证”四要素的内在联系,要求高职院校用系统思维统筹职业教育发展,形成“课随岗动”的专业群人才培养方式,实现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等各环节协同推进,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着力提升其岗位适应性和就业创业质量。
二、“课岗”融合,强化校企合作育人
如前所述,“岗”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任务和最终目标。职业教育是面向工作体系的教育,工作体系结构决定了职业教育课程的内容定位,包括专业所面向的岗位、岗位的工作任务和完成任务的职业能力。工作任务是岗位职业活动的主要内容,从岗位角度看任务是职责要求,从从业人员角度看则体现为完成工作任务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分析岗位的工作任务是实现课程内容与岗位能力要求对接的中间环节。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为职业教育的课程设计提供了简洁、基本而又重要的信息,为学习者的技能学习提供了重要方向。这就要求职业教育确定课程定位时不能简单地瞄准标准化作业岗位,而应把岗位群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
根据社会调查,当前适合室内设计专业学生的职业岗位有很多,包括家装顾问、设计师主力、项目助理、全屋规划师等基础岗位,包括室内设计书、产品设计师、市场策划、营销主管、产品主管以及项目主管等核心岗位,包括初级、中级、高级和资深助理及顾问等扩展岗位,不同岗位对学生的要求均不相同,简单来说我们可以将社会上适合室内设计专业学生的岗位分为三大类,即室内设计师、家具市场营销、项目施工管理,室内设计师要求学生具备设计绘制施工构造图的能力、效果图设计和绘制的能力以及装修施工现场项目管理的能力,能够领会客户意图并开展设计咨询、方案创意设计、场地勘察、设计图纸绘制、预算方案制定、技术交底、工程进度规划以及装饰品采购等;家具市场营销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设计沟通讲解能力、设计产品销售能力以及家居装修销售分析讲解能力,能够与客户交流开展设计装修咨询、监控设计流程和产品质量、促销活动、处理售后和投诉工作、分析销售情况并制定销售计划;项目施工管理要去学生具备进行设计效果实施工程的能力、绘制施工构造图的执行能力、分析设计构造方案的能力以及装修施工现场项目管理的能力,能够开展施工项目组织管理和团队建设、监督项目实施质量、审定施工组织设计、各项签证和工程款项结算、处理施工现场问题、报告工作进度以及后期保修、项目管理工作总结。总而言之,结合职业岗位完善教学工作有助于学生提前了解自己所学知识的实际用途,了解自己毕业后可以从事的工作,便于在校期间更好的进行职业规划。
三、“课赛”融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赛”是高职院校展示教学成果的手段和同专业横向对标比较的标杆。职业技能竞赛是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结合生产和经营工作实际开展的以突出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重点的、有组织的专业性竞赛活动。当前,我国已形成校赛为基础、省赛为支点、行赛为补充、国赛为龙头的职业技能赛事体系。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定位于学校教育教学的高端展示,以竞赛标准引领教学标准,竞赛内容基于教学、高于教学、引领教学,竞赛成绩检验教育教学质量,竞赛成果转化促研、促教、促学、促改。积极主动参加职业技能大赛,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还可以丰富学生履历,为学生毕业后进入岗位工作夯实根基。对此,在日常教学中可以根据学校或当地举办的赛事细化课程教学,转变教学方法,制定更加精细化且具有针对性的考试制度,以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全面提升。
四、“课证”融合,助力学生高质量就业
“证”是对学生学习成果评价的统一标准,包括各类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行业资格证书、培训证书等证书。此类证书设置一般以岗位职业技能为需求导向、以岗位核心职业技能掌握为问题导向、以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导向。结合职业技能证书完善教学主要是课程与证书的融合,主要是让课程设置尽可能贴近职业技能证书的考取,并同时在平常课程考试中加入证书考取相关题目的测试,将课程教材相关知识点与实训项目相结合,甚至只要课程考核通过便可获得相应技能证书。以室内设计专业毕业后可以从事的涂料行业为例,学生可以考取油漆工职业资格鉴定证书,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将其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实质上就是引导学生了解施工工艺并训练学生相应的实践操作。油漆工职业资格鉴定证书属于技术类证书,同时还有管理类证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选择需要考取的证书,例如油漆工考评员、二级注册建造师等。总而言之,融入职业技能证书的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有助于学生提前掌握职业技能证书的考取要求并对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进行一定规划,毕业后也可以更好的适应岗位,成长为新时代社会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综上所述,“课证岗赛”融合所开展的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更好的适应当前社会发展,优化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为社会输送优秀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蓓,殷滔,庄洁."赛教结合,寓学于赛,以赛促改"的教学模式——《环境设计与室内设计》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装饰:理论,2015(7).
[2]龙黎黎,秦首禹.基于"课证岗赛"融通的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2021(4).
[3]刘丽颖.浅谈高职室内艺术设计专业CAD课程"课证融合"教学[J].才智,2020(17).
[4]王爱芳.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课岗证赛"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电子商务,2018(7).
[5]吴艺鸣,彭春平.室内设计专业"岗课证融合"课程体系构建策略[J].建材与装饰,2020(15).
[6]吴尔斯林,王亮.高职设计类课程"岗课赛证"四位一体融合教学模式探索[J].西部素质教育,2021(20).
科研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重点课题“室内设计专业1+X技能证书课证融通教学模式的研究”(项目编号:ZJB1422167)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吴安生(1983—),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宾西校区农林工程学院艺术设计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学士学位,,主要从事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学与研究。
蒋玥(1982—),女,黑龙江哈尔滨人,江北校区经济管理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教研室教师,主要从事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