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导室
 

课程思政视域下案例法在高职护理专业教学的探索

2023年01月09日 10:37  点击:[]

——以“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教学设计为例

王慧颖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  哈尔滨  150431

:高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如何在护理专业中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思政有机融入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教育教学全程,本文笔者在进行教学设计与实践后,以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一学时教学设计为例,阐述了课程思政视域下案例法教学过程。

关键词:课程思政;案例法;高职护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文件指出,医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着力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我院护理专业教学团队按照文件精神,教育教学中积极应用思政典型案例教学法。下面,以“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程教学设计为例,结合近年我国也连续发生多起涉及医院感染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暴露出的医院在管理层面、业务技术层面和执行力层面存在短板问题。医院感染是一个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极大地威胁着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有研究表明,与医护人员相关的交叉感染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结合国家20余年来颁布的院感政策文献及对临床实习生、新上岗医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管理知识认知、掌握程度调查发现,护理人员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占重要地位,需要增强对医院感染知识技能的掌握,因此加强在校医学生医院感染防控教育,利用课程思政案例法,行业热闻、反面警示等类型,增强其感染预防和控制意识,对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及提高住院患者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知识点在全国护考中亦占有重要地位。

一、教学分析

(一)学情分析

能力特点上,问卷调研发现学生从高中阶段过渡到大学阶段,接受的卫生教育与锻炼机会较少,但善于人际沟通,喜欢在研讨和情境中学习知识与技能。

学习特点上,通过课前调查,96%的学生对于案例教学融入学习形式的认可远高于其他方式,84%喜欢智能移动终端,利用新媒体接受新鲜事物。重视护考考点的学习。

知识背景方面,课前通过发布6项工作任务(案例),学生能够说出部分医院感染的情况及分类,但基本没有学生能够说出控制医院感染方法与内容。

学生能合作研、愿参与言、善合作演,需要重点掌握感控意义并能做到知行合一。

(二)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在掌握消毒灭菌的方法、技术注意事项中培养严谨、细致、认真的护理职业素质;培养无菌技术观念职业素养。

2.知识目标:掌握无菌技术的基本概念及操作原则;掌握各项无菌技术操作的注意事项。

3.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无菌技术原则正确地完成各项无菌技术操作。

二、教学实施

以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无菌技术为例,通过导入情境、布置工作任务、情境分析、知识学习、能力训练、问题解决六部实施。首先导入情境(案例):老年男性,81岁,因进行性排尿困难3年入院。入院尿常规检查提示正常。诊断:前列腺增生。入院第三天,行尿动力学检查后出现自行排尿困难,进行导尿并留置尿管,8小时后出现发热38.3℃、尿道疼痛及耻骨上压痛,予以抗炎治疗,第二天行尿常规复检提示白细胞满视野。工作任务:有哪些易感因素导致患者出现泌尿道感染?如何预防和控制泌尿系统感染?根据案例引出知识点:无菌技术及注意事项。通过生命观;评判思维方面教育,及情景模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学生给予任务小组掌声鼓励,增进信心。并讨论注意事项、评论其优缺点,达成慎独、严谨修养的职业情感。

团队设计并实施了“情境+案例”教学,依据护理工作岗位对职业素养“五勤”要求和医学专业实践类课程特点,利用学生“能合作研、愿参与言、善合作演”的学情分析结论,安全与感控学习中,引入传统文化案例,发挥文化育人作用,“眼勤”育德。将抗疫人物等以直播连麦形式带入课堂,因时施教,“脑勤”育智。例如在教师通过分享临床一次性无菌盘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某医院护士由于疏忽大意导致患者感染的反面事例,引出慎独的职业精神。讲授隔离技术时,“课程思政有新样,榜样英雄进课堂”以直播连线方式,将国赛的获奖选手陈思颖、援鄂护士任丽丽等我校护理专业优秀毕业生一一请到课堂,用她们爱岗敬业、精勤不倦和对工作的初心、对祖国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在学生中根植一出“精技于身,使命担当”的永恒信念,借助抗战疫情的思政环境,落实教书育人、德技并修;将职业真实情景带入课堂,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入手,提高学生技能实践能力,“腿勤”育体。发挥新媒体优势,将学生喜闻乐见的微博、抖音等形式引入课堂,“嘴勤”育美;如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教学中,引入钟南山等多位名人故事,从抗疫电视剧《在一起》等真人真事改编的故事中提取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思考、感悟、讨论、交流。在案例引导下,知识点与思政元素能够融会贯通。通过剧情故事感受医者大爱仁心、敬业奉献的精神。学生通过心得、座谈进行了热烈讨论,也对今后的护理职业增加了一份憧憬,产生了对职业的敬畏;动手设计实训模型,熟悉解剖结构,“手勤”育劳。

通过课前探究互动、课中情境模拟、课后护患体验“三环节环环相扣”;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技能训练和专业理念相结合,“三结合井井有条”的手段达成育人目标,实施流程中有机融入爱岗敬业、严谨慎独、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等思政元素,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内在德性和素养,注重将学生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国家发展结合起来。

个别同学基本理论知识缺乏,不能理解任务,不能充分体会院感预防要点,而且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上也有待于提高;故在讲解这部分知识时给予细致讲解,在小组帮助、老师个别点拨之下,也顺利完成了任务,在学习过程中促进了每位学生的共同进步。

三、教学探索与感悟

1.教师是主导,从教师的“教”谈起

“课程思政”不是一门或一类特定的课程,而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高校专业课教师作为知识传授与课程思政的主要引导者,应积极探索如何将思想价值、职业道德引领贯穿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备课授课、教学评价等教育教学全过程,才能让课堂成为育人的主阵地

2.学生是主体,从学生的“学”谈起

将学生策略分组,锻炼学生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任务组按照教师所设定的情景进行任务展示,根据小组任务,结合微课、立体化学材,确定、书写护理计划,制定护理目标。完成操作法的演示,并在操作中体现人文关怀。教师结合学生演示情况,对展示的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进行总结,对操作难点采用3D动画等信息手段和规范操作示范进行突破。在练习中从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及时攻克难点达成能力目标。

结合护理专业学科特点,课程思政视域下运用案例法在教学中实践探索,形成了一套与教学实践相融合的“四联结”模式,即通过课程设置、教师培训、教学过程、临床真实案例实施四种相互联结的途径,提升了学生的预防理念、职业规范与素养。突出培养学生尊重生命、职业安全与防护等职业素质,开辟了护理专业课程思政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周爱萍.临床实习生岗前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的紧迫性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6).

[2]高涵,张春晶,等.“课程思政”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0.

[3]方静芝,王蓉等.课程思政视域下护理学基础教学实践探索——以“临终关怀”一课教学设计为例[J].科教导刊,2021(29).

[4]王慧颖.“课程思政”在护理专业基础护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21(39).

 

科研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黑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大疫背景下高职护理专业《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程构建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SJGZZ2020034)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慧颖(1984—),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宾西校区护理学院副书记,副院长,讲师,硕士学位,主要从事护理教育方面的研究。

上一条:2022年第2期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学报目录 下一条: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路径探究

关闭

2018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 黑ICP备案 060005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