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导室
 

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路径研究

2021年12月30日 15:47  点击:[]

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路径研究

-——以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为例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 哈尔滨 150025

要: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我国经济遭遇前所未有的影响。中央在“六稳”的基础上,提出了“六保”的新任务,居于“六保”之首的是就业,就业是民生根本,而创业是扩大就业的有力武器。本文旨在总结梳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基础上,探索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路径与方式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创新和创业相连一体,共生共存。高校学生处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新时代,要把自身学业与时代紧密联系在一起,尤其高职院校更要探索构建培养学生立足本专业,提升科技创新、专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路径。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有关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实践都在积极的探索中,取得了很大成绩,培养了大批创新型人才,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知识融合度不够,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创新创业能力还有待提高。二是实践路径单一,缺少整体闭环的实践教学模式。目前各高职高专院校在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大多还处在单一模式化阶段,还没有探索出完整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三是缺乏稳定的实践基地与平台。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基地与平台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鼓励学生进行更多创新创业实践的关键。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提升的路径

为解决现存问题,结合我院实际,总结梳理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方面的路径与方法,归纳出以下六个实践路径:

(一)开发综合性创新实践课程路径,促进创新创业与专业相融合

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中提升科技创新、专业技术创新是创新创业的根本,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知识的融合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关键环节。例如学院通过开设《焙烤食品生产实训》《糖果加工技术》《营销沙盘模拟实训》等专业创新课程,让学生完成具体的学习任务,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积累工作经验,为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逐步培养学生依托专业知识独立实践创新,自主创新创业。

(二)开展创新创业训练营,促进创新创业与专业行业相融合

学院每年通过选拔录取的形式,招募百名怀有创新创业梦想的学员举办创新创业训练营,通过邀请行业领军人才、企业家、专家学者对学员进行集中授课、任务训练、路演答辩指导等多环节,助力、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痛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专家将其创业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近距离感受了解创办企业的要点,对创新创业拥有更加清晰的认识。训练营中产生的优秀创业项目还可以得到企业专家的后续指导,打磨成熟后,推荐参加创业大赛,通过大赛获取投资人投融资的机会。

(三)组织参与、创办创新创业大赛,促进创新创业与专业实践相融合

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并于2018底年成功承办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农科)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的主题倡导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对进一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创新创业与专业实践能力相融合、激发职业院校师生创新创业的热情和搭建创新创业平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学院今年在中国国际“互联网+”第七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金奖的项目《魔术手互联网新媒体企业联合项目》的负责人苏同学就是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在参加大赛的过程中,专业创新能力与创业实践能力都得到了极大提升。

(四)构建综合实践平台,促进创新创业与校内教学资源相融合

学生可以充分利用校内教学资源,从事创新性学习、实验、研究以及科技竞赛和发明创造等活动。学院依托专业优势建设ERP沙盘实训室、北大荒窗口、乳品生产性实训车间、焙烤生产车间等专业创新创业实训室,配备校内外创新创业导师,定期开展各类专业创新创业培训以及专业创新创业比赛活动,为学生的专业创新创业提供实践平台,帮助学生积累了丰富创新创业经验,促进学生立足专业挖掘科技创新、专业创业的机会,将本专业的科研成果、科技发明、专利等转化为创新创业项目。

(五)建设创新创业社团,促进创新创业与校园文化相融合

创新创业社团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为宗旨。学院现

有大学生KAB创业俱乐部、ERP沙盘协会、大学生优创协会等社团,通过开展各项创新创业主题活动,让学生了解创业、实际创业、总结创业经验,激发创业思维,点燃创新创业热情,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与水平,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社团活动充分利用了展板、广播、网络等宣传媒体,将创新思想和创业精神传递给学生,丰富多彩的创业讲座、创业沙龙等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

(六)拓展孵化基地,促进创新创业与市场相融合

拓展孵化基地,鼓励激励学生创业积极性,充分发挥孵化器效能,为学生创新创业保驾护航。学院校内建有2000平米的农垦新道科技创新孵化器,是集创教、创学、创训、创富、创研“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孵化平台,鼓励学生团队落地孵化器,形成系统的孵化管理体系。学生可以利用孵化器进行相应的实践,通过“创业前期准备——设立公司——公司的运营和管理”,使学生熟悉创业的具体过程,感受创业氛围,培养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校外积极与哈尔滨华南城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居家养老基地等签署合作协议,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提供更为广阔的天地。

高职院校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使命探索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路径就会为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助力,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为学生创业者保驾护航,让广大高职院校学生愿创业、敢创业、能创业,高职院校学生日后步入社会创业奠定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冉丽,李应东.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8(22).

[2]黄少钦,黄少静.创业型大学立体式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科教导刊,2017(35).

[3]张志艳,徐智策.高职院校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6(4).

科研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重点课题“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六路径’培养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ZJB1421077)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袁畅(1985—),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实践教学干事,讲师,硕士学位,主要从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实践工作。

上一条:“1+X”证书制度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有效融合的探索 下一条:高职“计算机工程技术”课程在线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

关闭

2018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 黑ICP备案 060005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