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程度:大学二年级 社会经济地位:家境差 婚姻状况:未婚
外在表现:人小体弱、愁容满面,情绪消沉、精神憔悴、说话低声细语,羞怯而不自然。
来访者是某学院机械系本科二年级学生。主诉神经衰弱,无法坚持学习,自己决定休学一年。经咨询深谈才知道他与同学关系不和。来询前他采取回避矛盾搬出宿舍的办法,结果使自己更加孤独苦闷。
他来自南方某省的山区乡村。父母均是农民。姐弟数人他排行最小。全家人都很疼爱他。他自认性格十分内向,孤僻,不善言语,不会处事,很少与人交往。但他脑子比较聪明,学习踏实用功,成绩一向很好,从小学到高中毕业期间的十几年成长还算顺利。然而自上大学之后,他开始感到许多事情总不顺心,尤其是如何与人交往,怎样处理人际关系的问题使他伤透了脑筋,吃尽了苦头。一年多来,他和班上同学很不融洽,跟同宿舍人曾经发生过几次不小的冲突,关系相当紧张。后来他竟擅自搬出宿舍,与外班的同学住在一起。从此,他基本上不和班上同学来往,集体活动也很少参加,与同学的感情淡漠、隔阂加重。他觉得自己没有一个能相互了解、相互信任、谈得来的知心朋友,常常感到特别的孤独和自卑,情绪烦躁,痛苦之极,而且精神痛苦无处倾诉,长期的苦恼和焦虑使他患上了神经衰弱症。经常的失眠和头痛使他精神疲惫,体质下降。他曾想尽力克制自己,强打精神,企图用埋头学习的方法来减轻痛苦,冲淡烦恼。然而,事与愿违,由于他学习精力很难集中,效果很差,成绩急剧下降,后来竟出现考试不及格的现象。他感到震惊和恐慌,心境和体质也越来越坏,深感自己已陷入病困交加的境地而无力自拔,失去了坚持学习的信心。他开始厌倦学习,厌恶同学和班级,一天也不愿再在学校呆下去了。于是,他听不进老师的劝告,也不顾家长的来信劝阻,坚持要求休学。为了查清病因,还需深入了解他的成长环境、生活习惯,了解过去曾经发生的有关事件及其认识和态度等,于是,又同他进行了深入的交谈。
治疗目标:帮助来访者确定健康的群体意识,克服人际障碍,逐步改善人际关系,此问题解决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治疗步骤:改善其认知模式、完善其性格、训练其交往能力
通过初步交谈了解到来访者来自南方某省的山区乡村。父母均是农民。姐弟数人他排行最小。全家人都很疼爱他。他自认性格十分内向,孤僻,不善言语,不会处事,很少与人交往。但他脑子比较聪明,学习踏实用功,成绩一向很好,从小学到高中毕业期间的十几年成长还算顺利。然而自上大学之后,他开始感到许多事情总不顺心,尤其是如何与人交往,怎样处理人际关系的问题使他伤透了脑筋,吃尽了苦头。一年多来,他和班上同学很不融洽,跟同宿舍人曾经发生过几次不小的冲突,关系相当紧张。后来他竟擅自搬出宿舍,与外班的同学住在一起。从此,他基本上不和班上同学来往,集体活动也很少参加,与同学的感情淡漠、隔阂加重。他觉得自己没有一个能相互了解、相互信任、谈得来的知心朋友,常常感到特别的孤独和自卑,情绪烦躁,痛苦之极,而且精神痛苦无处倾诉,长期的苦恼和焦虑使他患上了神经衰弱症。经常的失眠和头痛使他精神疲惫,体质下降。他曾想尽力克制自己,强打精神,企图用埋头学习的方法来减轻痛苦,冲淡烦恼。然而,事与愿违,由于他学习精力很难集中,效果很差,成绩急剧下降,后来竟出现考试不及格的现象。他感到震惊和恐慌,心境和体质也越来越坏,深感自己已陷入病困交加的境地而无力自拔,失去了坚持学习的信心。他开始厌倦学习,厌恶同学和班级,一天也不愿再在学校呆下去了。于是,他听不进老师的劝告,也不顾家长的来信劝阻,坚持要求休学。为了查清病因,还需深入了解他的成长环境、生活习惯,了解过去曾经发生的有关事件及其认识和态度等,于是,又同他进行了深入的交谈。
学生:没有,只是在上大学后不久才出现的。开始失眠、头痛不太厉害,以后日趋严重,整天休息不好,脑子老是昏昏沉沉的。
学生:经常去看,还做过脑电图,没查出什么问题,前后吃了不少的药,但总是不见效。
学生:我想换一个环境会好些。一方面找个好大夫抓紧治病,另一方面我也可以休息一下,调整一下,我在学校活得太累了。
老师:当然,休学是治疗疾病、休整的好机会。你可以很好地利用它。不过,对于神经衰弱这种心理性疾病,如果不能找出致病的原因,并很好地解决它,那么下年后复学,当再回到学校的环境时会不会旧病复发呢?
学生:我也为此担心。这正是我今天请您咨询指导的原因。
老师:你能否谈得具体详细些。比如你这一年多的生活环境,人际关系有什么问题 。你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处理方法,还有发生过哪些对你影响最大的事件等。
他很具体认真地谈了自己的生活环境、班级和宿舍情况,自己的个性特点和生活习惯,详细地谈了他对人际关系有关问题的认识和行为方式。重点讲了曾和同学发生的几起纠纷冲突事件的过程。最后他一再说明对这些事情发生和处理总是想不通,一直为此而苦恼、生气……。
老师:你能很坦率地谈了这么多的问题 ,这样很好。你认为班上一些干部和同学看不起你,甚至有意伤害你,使你处境困难、精神痛苦。你目前的心情可以理解。不过对问题的认识你只是从个人的立场出发,可能有失全面。若换个角度,将心比心,你不觉得在人际关系问题上自己也有不对的认识和做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