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 立德树人
思政课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尤其是将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融入思政课堂。落实这一点,我们首先要做好理论创新成果的教学转化工作,认真学习、消化新时代既有理论创新成果,转化运用到思政课中。
2023年全国“两会”作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和中国式现代化蓝图铺展后首次召开的会议,是当下思政课教师学习的理论重点。为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切实融入思政课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3月29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江北、宾西两个校区举行了全国“两会”精神融入思政课堂集体备课会。马院江北校区教师徐本岩就全国“两会”精神如何融入思政课堂、怎么融入思政课堂做了精彩的专题讲解,两校区全体马院教师参加了会议。
一、原原本本学 找好融入点
集体备课会上,徐本岩围绕今年“两会”期间的政府工作报告、李强总理答记者问、习近平总书记“两会”期间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三个部分的内容,和与会教师共同学习了“两会”中最新的理论成果,既有回顾过去,又有展望未来。通过分享了两会十大热词、过去一年和五年的总结和成就、2023年工作重点等,明确了如何在正在讲授的两门思政课中融什么和如何融的问题。
二、联系实际学 增强实效性
两校区教师结合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教师们从各自学习的成果和体会进一步探讨“两会”精神融入思政课的路径和方法。教师们的分享不仅进一步帮助大家学深悟透了“两会”精神,同时也开拓了课堂的授课思路,给实践教学增添了更具时效性的鲜活内容。
三、领导带头学 提升示范性
马院院长杜兰花在教师领学和大家研讨的基础上,作了总结发言。她肯定了本次活动的成效和教师们的钻研精神,提出了更好将“两会”精神融入教学实践的路径和方法,主要包括三个工作思路:第一,以案例教学的形式,将党的实践创新成果融入思政课教学;第二,以实践教学的方式,推动学生开展社会实践调研,切实让学生直接感受身边丰富的实践样态;第三,用好虚拟仿真技术表达我们的丰富实践创新成果。
本次集体备课活动是思政课教师常态化工作之一,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思政课,只有与时俱进,只有传道者必先明道,才能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整体的教学水平,更好地发挥出思政课堂传播党的最新声音、弘扬正能力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