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导室
 

课程思政在高职程序设计类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2022年08月19日 15:02  点击:[]

课程思政在高职程序设计类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以“Java程序设计”课程为例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 哈尔滨 150025

要:高校开展思政教育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从中引导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从事本方向研究的技术人员需求量不断增加,这样计算机专业中程序设计类课程成为了思政教育的最好载体。本文以电子与信息大类中软件技术专业必修课“Java程序设计”课程为例,分析此类课程如何与思政教育内容紧密结合,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高职程序设计类课程;课程思政;“Java程序设计”

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用好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其他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共同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高职院校程序设计类课程特色鲜明,传统意义上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具备某种技能,与思政教育联系不紧密,没有做到思政元素的完全融入。在课程思政理念下,研究如何将思政内容融入专业课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高职程序设计类课程思政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专业内容与思政教育结合不紧密

程序设计类课程内容设计包括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其中实践部分内容设计占比大于理论部分,教学重点是如何进行程序设计,提高学生技术技能,而思政教育是文科类理论性的教学,因此在程序类课程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很难进行有效的教学融入。

(二)专业教师对思政教育重视不够

对于程序设计类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观念难转变,思想容易被固化,更愿意接受传统的教学理念。其中程序类课程的学习相对于其它课程属于复杂的教学,如教师的授课方式传统、教学理念陈旧,很易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起不到最初预设的教学效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旦失去兴趣,学习效果变差,对于思政的融入也会受到影响。

Java作为一门编程语言,表面看来与课程思政并没有直接关联,如何在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中挖掘思政元素,实现育训并举、德技兼修,需要结合本专业学生的整体特征和实际需求进行探索。

二、Java程序设计”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与策略

(一)精心选取思政元素融入教学

课程思政的融入离不开课堂教学,一般而言,如果想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能动性离不开好的知识点,进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有亮点的教学内容能够使学生印象深刻。为此选取课程思政的融合点时,要与课程的核心知识点或者核心课程目标相关联,不能简单地在课程找一个知识点,然后生搬硬套、单纯灌输与思想教育挂钩,这样的课程思政效果将大打折扣,甚至适得其反。Java教学中采取项目驱动,案例等教学方法,一体化课堂的教学模式。例如学生在学习软件开发流程、Java语言概述的过程中,首先通过案列让学生了解到Java语言在国际软件工业程序设计排名榜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理想目标,要为国家软件行业蓬勃发展努力而学习。同时讲编程语言与中国汉字进行对比学习,举一反三,让学生重温中国汉字文化演变的发展历程,增加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坚定理想信念。

(二)开展多样化的课外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课外的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的深入学习,“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课外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多掌握课程外软件的学习。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可以穿插思政教育,使学生享受丰富课外实践活动的同时,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同时可以开展 Java 软件开发技术沙龙活动,以传帮带的方式营造良好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运用Java语言开发可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软件,并以此为基础去申请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等创新实践项目运用Java语言辅助教师开展科研实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科研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注重培养学生“敢闯会创”精神启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训练学生创新创业思维与能力,培养软件行业职业素养

(三)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身教胜于言传”,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掌握政治方向,既要坚持教书育人,也要秉承言传身教。课堂上禁止提及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脱离党等相关言论。让学生懂得“校有校规,家有家法”的规矩。让课堂成为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的主要阵地。其次,教师需要综合掌握专业知识,能够从更高的角度看待问题,找到课程与课程间、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内在联系。再次,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最后,有效实施专业和思政的结合点,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总之,Java程序设计课程中的思政融入仍需继续探究,不断挖掘与专业相关的思政点。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做人、做事。此项工作任重道远。“课程教学”和“思政教育”两者有机地融合起来,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持续探索和研究,要求每一位专业课教师必须认同和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在努力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提高自己的自我修养,树立正确的教育和教学理念,成为榜样示范的践行者,同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升思政教学。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

[2]张静,倪琳妍.高职专业课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索———以《Java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 2020(5)

项目来源: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重点课题“基于现代学徒制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实践研究”(课程编号:GZB1320082)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于岩(1989—),男,黑龙江哈尔滨人,计算机与艺术传媒分院教师,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职软件技术、物联网技术的教学与研究。

上一条:课程思政视角下高职“作业疗法”教学改革与实践 下一条:如何把北大荒精神融入每一堂思政课的探讨

关闭

2018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 黑ICP备案 060005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