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晓漫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 哈尔滨 150025
摘 要:以语言为主的交流互动是达成谈话主体间共识的最广泛、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谈话法的运用可以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帮助其树立正确价值观念。谈话主体和谐的关系是达成共识的有力基础,辅导员日常服务学生,围绕学生,与学生的情感连结紧密,富有责任心的辅导员与学生的关系融洽。因此,辅导员作为思政一线骨干力量,可以通过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科学把握谈话主体、客体、介体、环体的四要素,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质效。
关键词:谈心谈话;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
2022年,思政司发布《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2022年工作要点》,在第9条提升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中,提出要抓好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各项制度落实,做到谈心谈话常态化。《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高校辅导员应当经常性开展谈心谈话,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孔子也运用对话法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苏格拉底用诘问法传播思想。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谈话法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谈话法的理论基础
1.哈贝马斯的社会交往理论
哈贝马斯认为交往行为是以语言为媒介的交往行为,他的交往理论是建立在普遍语用学的基础上的。他还提出了有效沟通的四个原则。第一,言语的可理解性;第二,内容必须是真实的命题;第三,主体的真诚性;第四,表达的正确性和正当性。哈贝马斯提出了理想的沟通场景,第一,双方是在平等基础上进行对话;第二,双方在解说和陈述要接受对方的检讨和批评;第三,双方要使用叙述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第四,双方使用规范的言辞等。
辅导员在与学生沟通中也要秉持平等沟通原则,将教育客体作为人格平等的主体,主客体之间要进行真实的意思表达,沟通才是有意义的等,社会交往理论为有效谈话提供理论借鉴。
2.毛泽东关于思想政治谈话法的重要思想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谈话法是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常用的基本方法,毛泽东是运用谈话法的典型代表,形成了毛泽东谈话法重要思想。他的谈话法体现在工作实践、谈话记录、会议讲话中。第一,个别谈话法。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 决议案》中关于党内教育问题提出了个别谈话法:“1.对下列各种人须和他做个别谈话:(1)有偏向的……(8)思想动摇的。2.谈话前须调查谈话对象的心理及环境。3.谈话时须站在同志的地位,用诚恳的态度和他说话。4.谈话后须记录谈话的要点及其影响。”毛泽东对谈话对象、谈话环境、谈话内容等方面的思想为辅导员谈话法提供了借鉴。第二,与谈话对象做朋友。“怎样使对方说真话?……主要的一点是要和群众做朋友,而不是去做侦探,使人家讨厌。”第三,政治工作人员业务要成为内行。毛泽东认为只有接受谈话的技巧和能力,与谈话对象打成一片,满足谈话对象的合理需求,才能使谈话有效进行。
(二)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谈话法的现实意义
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谈话法能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
习近平指出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麦子能不能长的壮实,看思政教师如何培育,要想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必须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语言是思想的外显,具有内在一致性。谈心谈话是辅导员掌握学生思想、价值观的直接途径。同时通过谈话提高师生间的信任度,加深感情,为掌握真实信息奠定基础。
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谈话法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有力方式
被辅导员的认同和关注的一次次谈话,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辅导员如“母亲”的角色,围绕学生、服务学生、关照学生,以人为本,在针对个别学生的谈话中体现关注和理解,运用语言和情感的艺术将价值观润物无声的传递给学生,能激发学生感恩之情。通过谈话的反馈、再谈话、再反馈中学生不断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树立正确价值观念,激发学生向上向善的正能量。从实践中也会发现辅导员针对个别学生出现不良倾向后的谈话,都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谈话法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辅导员谈话规范性技巧略显欠缺
一方面,谈话多为日常生活类,上升不到价值观层面的指导。只有上升到价值层面,让学生明辨是非善恶,才能激发内在动力。另一方面,缺乏谈话范式的掌握,辅导员找学生谈话多是根据教师和学校的要求,对学习积极性不高、日常不文明等行为进行指导,随意应对,基本不会根据谈话后的结果反馈和学习总结谈话规律,只停留在做行为层面的工作,不能起到良好的谈话效果。
(二)辅导员谈话覆盖率不高且预警性交互谈话不足
通常情况下,辅导员一人带200名左右学生,事务性工作繁杂,过于密集。与学生的谈话次数不多,且一般多在事后,发挥不了谈话的预警作用。很多年轻无经验的辅导员无法通过学生表情、语言、行为等情况发现异常,错过了谈话最佳指导的时机。有些辅导员谈话主动性不强,以上级部门的要求为准,不主动与学生建立较为信任的师生关系。
(三)辅导员政治类谈话缺乏且很难将其与日常生活实际融通
政治类谈话过于宏大,学生认为高大上,和本身生活无关。会议讲话中只讲一般性原则,个别谈话中无法将热点问题、国家政策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无法讲透理论,让学生对谈话失去兴趣。如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问题,无法将现代化建设的中国模式和学生的发展前景、奋斗方向联系,讲不到国家和个人奋斗是相互依赖的关系等。
三.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谈话法应用的优化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谈话法的应用体系要素包括谈话主体、谈话客体、谈话介体和谈话环体,四个方面相辅相成。
(一)谈话主体:提高谈话规律总结、思政专业能力和责任心
第一,总结谈话规律,形成科学化谈话范式。针对谈话技巧的提升,辅导员可参加专题谈话培训,或者通过总结实践谈话规律。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运用谈话互动的技巧和收集信息的能力开展教育,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谈话中可借鉴斯坦福大学设计学院与全球知名设计咨询公司 IDEO 联合开发的创新方法论———设计思维思路提出的五步走的范式:①表达理解。②引导学生说,谈话中要从学生的言语中收集真实想法,找到学生问题,③根据经验帮助学生找到解决思路。④找到痛点,打开心结。⑤提升教育高度。第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能力。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原理,通过参与培训和读书提高专业能力,使政治谈话不会落入照本宣科的尴尬境地。第三,辅导员要修炼师德,发自内心为学生考虑,才能赢得学生信任。
(二)谈话客体:真实参与谈话、反馈谈话结果
谈话具有交互性,客体要真实主动说出自己的困惑,谈话才具有解决问题的性质。不真诚的谈话会误导谈话主体,使得谈话毫无成效。客体在谈话中或者谈话后主动反馈结果,是验证思想政治教育谈话成果的主要方式,为谈话规律的把握提供来源。谈话结果反馈可以来自两大群体,一是谈话客体,二是受信任的班级干部。
(三)谈话介体:运用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
第一,谈话内容力求真善美,热点问题、政策等要真实、客观,能说出数据、新闻等的来源,可公开,可查证。要尊重事情本来面貌,用富有逻辑的语言去说服谈话客体,阐述清晰;谈价值时要体现善。大学生有积极的人生态度,甚至有部分学生过分“骄傲”,认为可以改变世界,用正能量去鼓励学生,在道德问题中弘扬善,激发学生内在的赤子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感。辅导员在价值观引导要遵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具有坚定社会主义信仰的时代新人;谈话语言之美是谈话之最高追求。富有艺术美感的语言在谈论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师在撰写作文时所写的,富有诗情画意的场景和人美好的情感交融,使人神往和共情。第二,运用换位思考的方式让学生说。理解和轻松的谈话氛围是学生敞开心扉的钥匙。捕捉学生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不加评论的听他讲述,再通过富有逻辑的解答。输出信息时可以运用隐喻、正话反说的方式,避免伤害学生自尊和尴尬场景。
(四)谈话环体:营造谈话的环境和恰当时机
第一,与学生建立良好联系是谈话真诚的基础。辅导员日常服务学生,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在此基础上能获取学生的真实反馈,但不能为了与学生打成一片而丧失管理者的权威。第二,创造良好的谈话环境,比如在咖啡店和心理咨询谈话室,安全宁静的环境让学生更愿意坐下来谈心事。第三,提高观察思考能力,掌握谈话时机,辅导员在特殊节日,学生的肢体语言等表现异常时,能及时找到学生谈话,在事态发展结束后也要及时纠正学生思想问题。
做人的工作离不开与人交流。谈话法是党在实践中总结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谈话法应用中要把握主动、总结经验,为社会主义的中国培养现代化建设的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曲鹏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谈话法的应用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22(6).
[2]陈帅,叶定剑等.构建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长效机制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第12期)
[3]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于晓漫(1989—),女,黑龙江鸡东人,江北校区师范教育学院辅导员,法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