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导室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混合式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2023年01月09日 10:14  点击:[]

张冬冬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  哈尔滨  150025

要:伴随着后疫情时代,倒逼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的广泛实施,也对教学质量评价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分析在混合式教学中影响教学质量评价的因素及因果关系,基于系统动力学视角建立混合式教学课堂质量评价模型,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确定系统的发展机制,提出混合式教学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并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系统动力学;教学质量评价;教学质量改革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指出要针对不同主体和学段、类型教育特点,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后疫情时代,在教育部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政策指导下,以往线下教学的传统方式被线上教学和居家学习所替代,师生之间教学关系所处的时空格局被打破,这对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提出新课题,也给高校的教学、教育工作带来了新挑战。教学质量评价根据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利用教育评价的理论和技术对教学过程及其结果进行科学分析与量化判断的技术性管理方式。

混合式教学是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有机结合,组成一个整体,两者互为补充,互相促进。而在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及考核方面开展的研究较少。采用系统动力学建模,能较全面地考虑一个动态的、复杂系统的教学质量评价模型,结论也能更符合实际情况。

通过对国内外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研究的梳理,发现评价主体较为单一、评价指标不完善、线上线下实施独立评价、不可量化且难以考核等问题突出。本文构建了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影响教学质量评价的因素及各因素间的关系,形成一个总体结构,定量地描述诸因素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找出可调控的变量,研究在不同政策参数和结构条件下的教学质量评价,以期为教学质量评价改革提出有效的措施。

一、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的系统分析

(一)混合式教学系统界限分析

旅游管理专业的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分析应划定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界限,以确定内生变量、外生变量、输入量,确定系统行为的参考模式。本文综合考虑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混合式教学系统四要素和影响教学质量评价的因素,选取教学环境质量、教学管理质量、教学师资质量、教学组织质量作为影响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变量,再根据这个变量展开,确定系统界限。教学过程中的任一环节和阶段,都对教学质量评价有重要的影响,即影响教学质量评价的因素是多元的。

(二)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因果关系分析


二、基于高校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分析

因果关系图描述了系统结构的基本方面,反映了变量增加或减少的趋势,是定性分析。流图结构能清楚地描述状态和速率的具体关系,给出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描述影响反馈系统的动态性能的累计效应。为了客观地把握并定量的评价教学质量,根据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的因果关系图分析,建立旅游管理专业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流图见图2所示


三、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提升策略

1.改善教学环境质量从教学设备环境、网络环境和心理环境三方面进行。应用5G网络加大教学直播设施设备、教学场地等固定资产的投资,采用先进技术改善教学手段。同时,注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学风的培养,同时加强教师的文化管理,促进教师良好教风的形成。

2.质量从教学方法和教材管理两方面着手,加深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精选教材和资源,运用合理教学手段和方法,制定合理的教学工作计划,规范教师行为的同时激发教师的内在潜力,提升教学水平。

3.精选旅游管理专业资源平台获取优质课程资源,并努力自建资源,形成教师特点的知识体系,通过教学管理评价制定符合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督促教师充分备课,形成独特的教学方法。

4.注重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全面专业化发展,个人发展定位准确,培养教师教学能力,明确"课证赛岗"融通的作用以学生的进步幅度评价学校和教师的努力程度和进步程度,达到针对不同教学主体,贯穿完整教学过程的综合评价的目标。重视教师实践经验和专业发展,提高教师职业能力。

把课堂教学精心设计成为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活动,是教师主导教学环节设计的集中体现,形旅游管理专业混合式教学环节如图3所示

(有删减)

    随着疫情常态化传统教学无法实现的情况下,混合式学习模式促使教师在网络上实施一系列的教学活动,采用混合式的教学方式,重新对教学内容进行串讲和重难点深入分析,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课程设计、语言魅力和情感及时交流等功能,完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张启鸿.高职院校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05).

[2]杨晓宏,郑新,田春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的内涵、建设目标与建设策略[J].现代教育技术,2021(09).

[3]李海东,吴昊.基于全过程的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以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21(05).

[4]陈恒,初国刚,.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动力机制研究[J].管理学报,2018(4).

作者简介:张冬冬(1982—),女,,辽宁锦州人,江北校区经济管理分院教师,讲师,硕士学位,主要从事高职旅游管理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上一条:高职助产专业同步课程联合技能考核的实践与研究 下一条:“四结合”策略下首批1+x老年照护试点项目实施效果研究

关闭

2018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 黑ICP备案 06000522号